咏物类·以有寄托入无寄托出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特其旨隐微,其词浑脱,不见寄托之迹,只运化梅花故实,说看梅者之心事。陈氏(廷焯)称白石“感慨全在虚处,无迹可寻”,盖如此乃真能“以有寄托入,无寄托出”者。(陈匪石 《宋词举》卷上)
【词例】
暗 香
姜 夔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伎肄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 《暗香》、 《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解析】寄托,是指词人受到客观之物的触发,产生了情感共鸣,在客观事物中各自找到与之相“类”的地方,情、景之间相互得到了沟通。因此,“寄托”对讲究婉曲入微的词来说更显得重要。周济指出:“夫词,非寄托不入”( 《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就是说词人要有词心,有真实的情感寄寓,才能动笔作词。然而,这只是初学词者的境界。况周颐在 《蕙风词话》 中认为: “词贵有寄托。所贵者流露不自知,触发于弗克自己,身世之感,通于性灵。即性灵,即寄托,非二物相比附也。”就是说寄托要旨意隐微含蓄,与词人的性灵浑脱一气,不见寄托的痕迹,不应刻意为之。故周济在上文中又云:“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也就是“以有寄托入,无寄托出”。以“有寄托入”如前所述,主要是要酝酿词心,进入词境,寄托情感性灵。“无寄托出”是强调要用最恰当的、无迹可寻的艺术形式完美地体现自己的性灵、感情,用含蓄婉转的艺术形式使作品有寄托而不露寄托的痕迹。很多前人都认为白石的 《暗香》 词堪称这方面的典范之作。
关于这首词的“谜底”即寄托意义,历来就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但很多的解释过于凿实,有迂腐附会之嫌。据小序,这首词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二年辛亥 (1191年冬季),当时词人与范成大 (石湖)是忘年交。范成大酷爱梅花,买园种梅赏梅,姜白石客石湖时,肯定与之观赏过梅花。这首词正是词人在看梅花时触发了词心,把自己对人世今昔的感慨,对故友旧情的怀念融入其中,加上才华横溢、委婉细腻的诗笔而写成的名篇。
陈廷焯之所以称它“感慨全在虚处,无迹可寻”,在于下述两个原因。一是词人把梅花的艺术形象描写得栩栩如生,与自然物浑然一体。二是把感叹今昔、追怀旧情的情思与梅花的艺术形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浑融一气。词的开篇:“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勾勒了时空界限,渲染了环境气氛,奠定了全词伤感寒寂的感情基调。“梅边吹笛”点出梅字,不避题面,亦不落凡俗,可见词人的大手笔。接下来以美人喻梅花,似花又似非花,写人又不全是写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仍不离咏梅主题。皎洁的银光中,清寒的笛声里,一位玉人在采摘梅花。人、花叠映,花似人,人即花,其场面、气氛的冷艳可见、可闻、可听。这与词人当时的清高、孤寂的心境是密切相关的。上片的最后几句用何逊的故事。何逊嗜好赏梅咏梅,作有 《咏春风》诗:“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转,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词中,姜白石以何逊自比,既表明自己的爱梅之心,又有叹老嗟衰之意。“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是对梅花的具体描写,竹以虚心、冷峻著称,以瘦竹映衬疏淡的梅花的高雅纯洁。词到这里,姜、范二人孤芳自赏、不同流合污的品格,即寓含其中。梅耶?人耶?真是一而二,二而一,难分难解。这比起那些只用一些相类的事物步步加以比附,以致艺术形象支离破碎,虽能“以寄托入”,却不能以“无寄托出”的词来,在艺术的品位上就高超得多。
下片承接上片玉人摘梅的描写而来,寄托自己对旧日故人的怀念之情。“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是词人相思之情的显露。接下来又紧扣咏梅来写:“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本是词人对昔日情事的感伤,词中却借翠尊之泣、红萼相忆来抒写,词旨隐曲。由“相忆”很自然地接续到“长记”,咏梅花又似写人事。结句的“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抒写情感也似描写梅花。语言平淡而感叹今昔盛衰之慨却溢于言表,表里相宜,人事物态相辅相成,不涉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