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类·得骚怨之遗韵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 “厌莺声到枕” ……意致浓腴,得骚怨之遗韵。……张文潜称其乐府,绝妙一世。幽索如屈宋,悲壮如苏李,断推此种。(黄苏 《蓼园词选》)
【词例】
望 湘 人
春 思
贺 铸
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半。被惜余薰,带惊剩眼,几许伤春春晚。泪竹痕鲜,佩兰香老,湘天浓暖。记小江、风月佳时,屡约非烟游伴。
须信鸾弦易断。奈云和再鼓,曲终人远。认罗袜无踪,旧处弄波清浅。青翰棹舣,白苹洲畔。尽目临皋飞观。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
【解析】 自号庆湖遗老的贺铸(字方回),为人 “豪爽精悍”,面色 “青黑而有英气”。他才兼文武,为官颇有政绩。但由于秉性刚直,“遇贵势不肯为从谀”,“虽贵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宋史·文苑传》)因此,尽管贺铸为孝惠皇后族孙,仍不能改变他屈居下僚的命运。晚年退居吴下(苏州横塘),“用不极其才而老”。不平的身世,丧妻的苦楚,(参见悼亡词 《鹧鸪天》“思越人”)导致贺铸词极为沉郁婉约。 陈廷焯说:“方回胸中、眼中,另有一种伤心说不出处,全得力于楚骚而运以变化,允推神品。”(《白雨斋词话》) 《望湘人》(春思)就是一首借美人香草而有所寄托的代表词作。
上片作者极写自己伤春怀人之感。“莺声到枕,花气动帘”,本是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极美景象,作者在 《减字木兰花》词中曾有“多谢流莺,欲别频啼四五声”句,可现在此句之上却冠以“厌”字,下句又以“醉魂愁梦相半”道出,足见词人的心情苦不堪言。贺铸另有 《品令》辞曰:“求好梦,闲拥鸳鸯绮,恨啼鸟,唤人起。”“恨”与“厌”表达不同,实际意义是相通的。“被惜余薰”下三句,进而写伤春怀人。人已去,物还在,怀春时节,倍思情人。“带惊剩眼”,是指“为伊消得人憔悴”,革带常为之而移孔。“泪竹痕鲜”三句,是借湘妃泪竹、屈原佩兰事,写自己的哀哀情思。黄庭坚曾说过,“解道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此处可见一斑。“记小江、风月佳时,屡约非烟(指代情人)游伴”。上片以回忆过去与情人屡约游伴的美好时光收结,与今日人去楼空情景对照,“醉魂愁梦”便自然生成,“厌莺声到枕”也就不难理解。
下片作者深化自己眷恋相思之情。“须信鸾弦易断”三句,言虽知琴弦易断,有心操琴再鼓,然“曲终人远”,知音难觅。“认罗袜无踪,旧处弄波清浅”,言情人虽无影无踪,不知去向,然旧地犹可认辨。作者借曹植 《洛神赋》 中“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之句,写出情人的神韵和可爱。“青翰棹杈,白苹洲畔,尽目临皋飞观”。青翰之舟、白苹洲畔,过去都曾留下他俩相亲相爱、情意绵绵的足迹,同时也是他俩依依不舍、难分难解的分手之处。故此,词中作者极目远望,望中有记,望中有忆,望中有盼,望中有思。“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当词中主人公正在为寄相思情书而犯愁的时候,幸遇双燕归来。作者 《木兰花》 词有“西风燕子会来时,好付小笺封泪帖。”伤心之时,托付双燕聊寄相思,这是一种自我宽慰,也是一种自我解脱。全词从“厌莺”开始,又以“幸燕”结局,看似愁思已了,实质上愁更深、思更切。
对于该词的主题,历来众说不一。最有代表性的有两家。《宋词选释》 曰:“此词但标题 ‘春思’,而 ‘鸾弦易断’ 自来多咏悼亡,观其《思越人》(亦名鹧鸪天、半死桐) 词,‘头白鸳鸯失伴飞’,等句,此词当有望庐思人之感,非泛写春思也”。作者贺铸五十岁时丧妻,为此还写有悼亡词作《鹧鸪天》,凄苦动人。说 《望湘人》是为思念亡妻而作, 也是合情合理的。然而,黄了翁在读此词后,另有一番感慨。他在《蓼园词评》 中说此词“意致浓腴,得骚怨之遗韵。方回以孝惠皇后族孙,通判泗州,又倅太平州,退居吴下,自号庆湖居士。张文潜称其乐府 ‘妙绝一世’、‘幽素如屈、宋,(屈原、宋玉代表骚体作者)悲壮如苏、李,(苏武、李陵代表伤别离的五言乐府作者)断推此种。“清代黄氏与张耒(贺铸同时人,字文潜)持同一看法,从贺铸的政治遭遇角度出发,认为 《望湘人》 词是作者效屈原 《离骚》 比兴寄托手法,借美人香草抒心中幽怨凄凉之伤情和思慕追求之理想。可谓深得离骚之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