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类·空际转身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至此词绵密之情,醇厚之味,炼意琢句之新奇,空际转身之灵活,则由愚前四首所论,可隅反而得之。(陈匪石《宋词举》卷下)
【词例】
莺 啼 序
吴文英
残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官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青楼仿佛,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淡尘土。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叹鬓侵半苧。暗点检:离痕欢唾,尚染鲛绡,亸凤迷归,破鸾慵舞。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沉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解析】 《莺啼序》 是词中最长的曲调: 共分四片,凡二百四十字。倘若循用双调的习惯写法,那么词作就极易失之堆垛,或失之松散。“文似看山不喜平”,词亦如此。冗长单调,如同嚼蜡,这是词家之大忌。细读这首 《莺啼序》,不难见出梦窗一片苦心和匠心:
首片为起兴,写伤春怀旧,独居无聊的景况,伤春而伤逝,伤别兼伤怀。第二片追记 “十载西湖”的艳遇。从初逢 “趁娇尘软雾”到 “暝堤空”,梦醒人离的惜别,层层递进,其间不断转折,恍惚迷离,情节生动,不在唐传奇之下。第三片为重访。这片尤见梦窗的笔力: 先拈出 “幽兰旋老”三句,交待时移事去,自己身世飘零、寄旅如昔;“别后访、六桥无信”,点染出旧地重游,旧日恋人音信全无的凄凉,这是因为 “事往花委,瘗玉埋香”而且 “几番风雨”,恋人弃世已有多年; 紧接着,词人并不趁花谢春空、花落人亡的语势直下,却改逆笔倒叙 “长波妒盼”和 “青楼仿佛”两韵,实在是令人拍案击节的一笔! 试想: 在访得恋人已去之后,大书特书其内心的悲痛心情,这未尝不可,然而真的如此,就会极粗率地夺了下文的词意,彼此重复,造成章法上的平直。词人陡然转入追叙初遇,当时佳人的顾盼生情,当时惜别的场景,既是第二片的复笔,补充了上片意犹未尽的情事,又增添了全词开合曲折、时空跳转、主题叠现的波澜笔致。等到第四片,方从容地将悼亡作为总结。纵观全词,情经事纬,“通体离合,一片凄迷”,然 “细绎之,正字字有脉络”(清陈洵 《海绡说词》): 从现实到想象,从昔日到今天,时空往返,实虚转换之际,词人之情淋漓尽致地凸现出来,大有 “此恨绵绵无绝期”之感。
通过以上的剖析,可以看到,象这首堪称词中 《长恨歌》 的 《莺啼序》,谋篇勾勒的确不易,既要密丽中透出疏朗,又要空灵之中饱孕醇厚意味。而吴文英凭 “空际转身”的技巧迎刃而解了。所谓的 “空际转身”,可以从两方面而言: 一是讲求章法结构上的变化,跌宕起伏,大开大阖,忽断忽续,曲折回旋; 二是说意脉内容上,要空灵蕴藉,字面虽折,意味却连,彼此回环相生,互为绾合照应。两者有机统一,造成峰断云连,别绕风流蕴藉之趣。空际转身之法,并不是一味地求 “断”求 “转”,其实是求一种有意味的内在精神的 “连”。空、转都在字面,仅仅带来章法结构上的形式变化,主要是为了吐露词人的复杂变化的感情。我们再回头观照全词,就会明了 “空际转身之灵活”而不失“绵密之情”、“醇厚之味”的佳处。大致说来有三: 一是于第二片中叙述情事,词人完全采用传奇式的技法,将传奇性的情节纳于短小的词章间,概括得简约,曲折处语义丰满,反反复复,让人于一唱三叹之际领悟到作者笔墨的细腻、感情的真挚。二是于第三片中逆插入的倒叙,没有这一笔突接与跳跃,恐怕梦窗早就两三片了结心中情了。三是第四片从 “殷勤待写”到 “弹入哀筝柱”,写自己的哀情如何抒发: 本想写一封书信,表露胸中郁积的愁恨,可转念一想,蓝天绿海之间没有一只寄书的飞雁,寄书无由呀,即使借哀筝传达出那片相思之情也是徒劳。要之,这首长词恰如 “黄河之百里一曲,千里一曲一直也”(清刘熙载 《艺概·诗概》)。
清人彭逊遹说过,“长调之难于小调者,难于语气贯串,不冗不复,徘徊宛转,自然成文” (《金粟词话》)。空际转身之法,不仅 “前后贯串,神来气来”,而且 “中有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致”(清沈祥龙 《论词随笔》)。吴文英 《莺啼序》是一个极好例子。此外,小令中也可运用空际转身的作法,增加尺水兴澜的审美趣味。如辛稼轩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一首。前九句凝为一意,末句“可怜白发生”转入另一意,这一突转,使全词的感情发生质变: 由雄壮顿宕为悲壮之美。异峰突起,对比鲜明,昭然揭示出现实与理想的尖锐矛盾,点出理想幻灭于无情的现实生活之中。辛稼轩能够以空际转身之笔,打破形式上的常规,这固然充分表现了辛词豪放、独创的精神风格,同时也表明了这种大胆的艺术手法是创作感情升华使然。否则,我们就理解不了吴梦窗笔下亦有空际转身之妙。是的,没有细致周密、惨淡经营的苦心孤诣,没有这般组织布置的文心,又怎能选择“空际转身”之刀,雕镂出这条长龙般的 《莺啼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