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类·既闲婉又沉着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风格类·既闲婉又沉着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小山词,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又,“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既闲婉,又沉着,当时更无敌手。(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词例】

临 江 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解析】 “闲婉”,是指词笔闲雅婉转;“沉着”,则谓词情深沉不浮。“既闲婉又沉着”,那就既要求用笔宛转入微,曲尽其妙,又要求情韵悠长绵厚、味深意永。作词而能形成这样的艺术风格,实属不易。不过,称晏几道的词“既闲婉又沉着”,却绝非虚誉。象这里提到的 《临江仙》 词,一起即写楼台高锁,帘幕低垂,这是说居处的冷落,其凄寂无人可知。而梦后酒醒之际,骤见此境,尤难为怀。以环境的描写衬出词人眼前的无穷春恨,虽然在字面上没有明说,但紧接以“去年春恨却来时”一句,即暗暗表明居处的落寞凄清与去年春恨重来有关。去年春恨的具体内容也不直接说出,而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出色景语烘染,这两句原为唐末翁宏之诗,被小山妙笔拈置此处,衬副得宜。落花、微雨之中,一人茕茕孑立,空中双燕穿飞,画面虽则无声,但那种无言的春恨却早已溢于画外了——燕子无知,尚能自由地双飞,人而有情,却只能形影相吊,独饮愁恨。词人且不明说落花春恨、微雨愁情,而自以此种迷离悱恻、伊郁惝恍之境界会意,似乎词人有心要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他在欲露不露、欲说还休之间暗藏着的“人去楼空”、“如幻如电”的怅惘以及“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的不尽感慨。至于引起春恨的具体缘由,却始终不肯清楚地道出,只是一意闪烁其辞,点到即止,层层蓄势,直至下片“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才始点明,怀人深情随之一泻而出。结拍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二句,谓当时明月之下,曾经映照彩云般的小蘋归去,彩云般易散的恋情也随人的归去而消散无踪矣。此词起处用对偶,辞语致密;过片用散行,辞旨疏宕; 最后以虚笔作结,自有无穷感喟蕴蓄其中,情深意厚耐人寻味。又出语俊逸,宛转空灵,文心曲折微妙,未作一语呆滞的刻画与叙述而情溢纸外,于闲婉中显出沉着的风调。的确可以说是 “当时更无敌手”。小晏专力于令词,他在令词的技巧方面,实有改进和提高之功:晚唐以来,小令 “先着我鞭”,至晏殊欧阳修阶段已达很高的水平,但其写法却基本 “一以贯之”地停留在注重其字面的组织、气氛的渲染以及情景的交融和意境的含蓄等方面。小晏的令词,则一方面出色地继承了这些优点,另一方面又注意吸收 “诗”和当时已经广泛兴起的慢词长调的写法,在其词势章法上有所改进。著名的大诗人黄庭坚曾经这样评论小山词:“寓以诗人之句法,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小山词序》)。我们前面讲的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即是如此,体式整齐,基本接近于七律或五律,读之使人生出一种整齐、匀称的感觉,故曰 “闲婉”,而在这种表面平缓均匀的体式之下,词人又潜寓进波澜起伏的恋情内容,“微痛纤悲”的身世际遇和 “昨梦前尘”式的人生空寂感,故曰 “沉着”。同样风味的词还有不少,如小晏的 《蝶恋花》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销魂无说处,觉来惆怅销魂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此词虽短,而转折甚多。“一起从梦写人,语即精练。盖人去江南,相思不已,故不觉梦入江南也。但行尽江南,终不遇人,梦劳魂伤矣,此一顿挫处。既不遇人,故无说处,而一梦觉来,依然惆怅,此又一顿挫处。下片,因觉来惆怅,遂欲详书尺素,以尽平日相思之情与梦中寻访之情。但鱼雁无凭,尺素难达,此亦一顿挫处。寄书既无凭,故惟有倚弦以寄恨,但恨深弦急,竟将筝柱移破。写来层层深入,节节顿挫,既清利,又沉着”(见唐圭璋先生 《唐宋词简释》 第8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不难发现,象这类思力深厚,笔势回环往复,虚实相生,既避浮躁趋深沉,又变质实为清婉灵动的词作,正是“既闲婉又沉着”的艺术风格的体现,确有着很高的艺术造诣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