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校】

手稿本:“必经过”,作“罔不经过”。“第一境”、“第二境”、“第三境”,分别作“第一境界”、“第二境界”、“第三境界”。手稿本后二词分别注明“欧阳永叔”、“辛幼安”。

《二牖轩随录》选入此则。首句作“成就一切事,罔不历三种境界”。“皆非”作“均非”;“解释”作“解”。



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这一则,后人说话、写文章时经常引用,然各人对其含义的理解可谓众义歧出,难以归一,就像王国维这里引用晏殊、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样,并没有顾及作者的原意,而是借古人来说自己的话。正如晚清谭献所说:“作者不必然,读者何必不然!”欣赏,应该允许读者的发挥、再创造。

这一则的“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必看得过死,六七年后王国维的《二牖轩随录》选录这一则时,就改为“成就一切事,罔不历三种境界”。这个“境界”,也不必与前面“词以境界为上”之“境界”强扯到一起。“三种境界”,在《文学小言》里的表述是“三种之阶级”,即三个阶段。《文学小言》里的“三种之阶级”论对于我们理解这一则是有帮助的,不妨引述出来: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阶级:“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同叔《蝶恋花》),此第一阶级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蝶恋花》),此第二阶级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青玉案》),此第三阶级也。未有未阅第一、第二阶级,而能遽跻第三阶级者。文学亦然。此有文学上之天才者,所以又需莫大之修养也。



从最后一句可以看出,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论,实际上是谈天才和修养的关系,且重点在强调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关于学艺、悟道之三个阶段的说法。如唐书法家孙过庭《书谱》论学书法的三个阶段说:



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之际。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说参禅有三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孙过庭所说,是指书法的风格险绝之极复归于平正;青原行思禅师所说,是参禅需由学而悟。王国维的“三种境界”意思与前人有相通之处,即惟有经历艰苦的渐修,才能达到超绝的顿悟。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事业和学问的第一阶段,有所追求,有所想念,然前面的路途是一片迷蒙,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心中也是茫然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事业和学问的第二阶段,经历过迷蒙茫然之后,若能锲而不舍的话,方向就会逐渐明朗,目标就会逐渐明确,就是词中的“伊”出现了。这时,追求的主体应该坚定执著、艰苦卓绝地探索钻研,培养主体的能力,增强主体的修养,纵使面容憔悴、身体消瘦,依然无怨无悔,用心去追寻、深入地体会对象。这在禅宗谓之“渐修”。“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是事业和学问的第三阶段,是在长期艰苦的渐修的基础上,一朝忽然开悟,茅塞顿开,天机骏利,触处皆通。这在禅宗谓之“顿悟”。关于顿、渐之悟,前代有过各种不同认识,然总体上说,佛教徒道生所谓“‘悟’不自生,必借信‘渐’”,是较为平实而普遍的看法。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有一个由“渐”而“悟”的过程。

王国维这里借用宋人词句来说明人生成就一切事业必须要经历三个阶段,既有中国传统思想中“渐修”“顿悟”的思想根基,更是直接接受叔本华哲学的影响,而侧重于论天才与修养的关系,尤其强调后天修养的重要性。

所谓第三阶段的顿悟,就文艺来说,是指灵感勃发的状态,也就是叔本华所谓的天才的“纯粹认识”。但叔本华又说:



艺术家让我们通过他的眼睛来看世界。至于艺术家有这种眼睛,他认识到事物的本质的东西,在一切关系之外的东西,这是天才的禀赋,是先天的;但是他还能够把这种天禀借给我们一用,把他的眼睛套在我们头上,这却是后天获得的,是艺术中的技巧方面。(P.272)



也就是说,艺术家对世界的纯粹的审美直观,这是天才的禀赋(或谓之“灵感”);艺术家要把他的这种直观呈现给读者,则需要技巧,这种技巧是后天获得的,需要修养训练。王国维接受了叔本华这一思想,反复强调“文学上之修养”。《文学小言》说:



天才,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而又须济之以学问,助之以德性,始能产真正之大文学。



《人间词话未刊稿》说: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文学之事,于此二者,不可缺一。



这里所谓的“学问”,所谓的“修能”,就是“三种境界”说中的第一、第二境界,是艺术家的艰苦学习、探索,提升修养的过程,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之后,灵感才可以出现,天才才能将其所感艺术地传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