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
秦淮:即秦淮河。六朝以来,秦淮河流经金陵一段是当时的所谓“金粉”之地,即权贵富家、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商女:指以歌唱为生的乐妓。《后庭花》:《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后主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鉴赏导示】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宰相杜佑之孙。曾任黄、池、睦、湖等州刺史,官至中书舍人。他善于写诗、赋和古文,以诗的成就最高,是晚唐的著名诗人,后人称为“小李杜”(李,指李商隐)。杜牧前期关心政治,当时边患不断、藩镇割据,统治者又腐朽昏庸,诗人深为唐朝的命运担忧。正因为如此,他泊船秦淮河上,所到亡国之音《后庭花》,感慨万分,便写下了这首诗,以寄托爱国之情。此诗文字流畅,文意细密,体现了杜牧的诗歌才能。
【鉴赏】
这首诗与诗人夜泊秦淮河的所见所感,讽刺了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政事的上层人物,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虑。
诗的起句就不同凡响,按诗人活动的顺序来说,应该先有“夜泊秦淮”,方能见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并有所感。可是,诗人却先写环境,然后才写自己泊船、泊船的时间和地点。这种先染后点的写法,是为了强调自己的感受。烟、水、月、沙,四种景物,被两个“笼”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了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图,有一种清冷而朦胧的气氛,这是自然的气氛,同时,也是诗人感情的气氛,从中透露着淡淡的哀戚、朦胧的惆怅。这是诗人对周围环境最突出的感受。可以说,是笼罩着全诗的气氛。第二句一方面补足了第一句,点明了人物、时间、地点,另一方面又引出了三、四句。因为“近酒家”,于是听到了歌女的卖唱声,同时也引出了诗人的感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点明了诗人的写作意图。在隔江的酒楼上,商女卖唱,唱的是陈后主作的《玉树后庭花》,这是亡国之音。想当年南朝最后一个亡国皇帝陈叔宝就在南京和一群臣僚终日享乐,纵情声色,把江山葬送了,这支《玉树后庭花》是亡国的象征,如今卖唱的商女在唱这支歌,可是这又怎能怪商女呢?如果没有喜欢这种曲子的达官贵人,她们会唱吗?更何况,商女不知道亡国恨还可以理解,那些达官贵人身负天下安危之责,还是如此醉生梦死,那就不可宽恕了。显然诗人讽刺的矛头是对着那些欣赏着亡国之音的达官贵人,诗人的愤慨是深广的,不过表面上表现得比较含蓄而已。全诗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贯串始终,诗人的情绪由开始的凄凉惆怅转而成为激愤。后两句,诗人于婉曲的风调中表现出了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全诗从起到结,充分显示了诗人感情的变化。
【鉴赏要点】
[1]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2]文字简练流畅。[3]运用曲笔进行辛辣的讽刺。[4]以诗人的感情变化结构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