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马图·袁枚

养马图·袁枚
养马真同养士情,香萁供奉要分明。
一挑刍草三升豆,莫想神龙轻死生。

这首题画诗,字面意思是很容易懂的。诗人玩味了《养马图》的画意,认为要养好一匹马、一匹好马,马主人就得怀有像古时孟尝君、信陵君之类人物“养士”的心情:养士,就是不但要使门下的士食有鱼、出有车,还要以“国士”相待,尊重其人格,如此缓急之时就可得其死力相助,孟尝君之于冯谖、信陵君之于侯生,莫不如此;养马,则要喂给它香喷喷的“其”(豆秆),对马的态度是恭恭敬敬的“供奉”而不是随随便便的畜养——扔给马一挑干草、三升豆子、让它填饱肚子拉倒——若是这样,这马就算有神龙之姿,主人也休想它为你出生入死。

不过,本诗的含义若仅此而已,那就算不得佳作了。下面我们再透过诗的字面,来窥看其中的精义。图以“养马”名,画中该有人有马。但此画的核心既非人,亦非马,却是“养”——人与马的关系。诗人十分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所以,这首诗也就不同于以往题画马图或咏画马的诗的写法。杜甫咏曹干画马、元朝人题赵孟、龚开、任仁发的马图、清朝人题张穆的马图都围绕马和画家来写,而本诗则紧紧扣住养,由养马联想到养士,并用隐喻的手法转移了本诗的真实主题,没有思维能力的马(神龙)成了有思维能力的士的代名词,香萁、刍草、豆也成了养士者对士在物质和精神上的付出的比喻。袁枚诗集中有一首引人注目的《鸡》诗说:“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主人计固佳,不可使鸡知。”着眼点也在“养”,主旨是揭露养者的阴险。这首《养马图》言养,强调的则是要收获须付出,要以心换心,诗里充满了重知遇、求平等的精神,否定了下级为上级、奴为主、臣为君无条件效劳的封建伦理道德观。

这样的思想在袁枚的文章和行为里是有一贯表现的。他一生中,对曾帮助过他的人如广西巡抚金鉷、主考官邓逊斋甚至建筑工武龙台都铭心不忘。但他公开反对单方面的忠诚。他非常推崇孔子所说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认为别人如果对自己不好,那么自己也不必死心塌地对他好。他说父子间于“死生之际不可以私害公”是谬论,说那些自称“我但恩报不怨报”的人是“矫情”、“伪”“淆黑白而蔽天良”(《驳唐鉴李德裕论》)这种对自我的强调、对奴性的否定与他在本诗中所强调的养士必须敬士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