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龙·秋日杂感(其二)》全诗阅读答案|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陈子龙
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江云引暮愁。
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怜无地可埋忧。
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
见说五湖供饮马,沧浪何处着渔舟?
陈子龙是明末“复社”分支“几社”的创始人之一,又是在清初从事抗清斗争而被捕牺牲的殉节诗人。他的文学观点和明代前、后七子一样主张复古,通常被人奉为明诗之殿军;但他入清之后,在时代社会的作用下,诗风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形式主义的因素日渐减少而现实主义的成分迅猛增加,使后期诗歌放射出更为灿烂的光辉。上面这首《秋日杂感》,就是陈子龙后期诗歌的代表作。原题十首,此为其二。
这首诗约作于顺治三年(1646)。题注说:“客吴中作。”“吴中”指苏州。当时苏州一带已被清兵占领,诗人客寓此地,触景生情,作诗抒写亡国之痛,表达抗清之志。
首联“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江云引暮愁”,上句“吟”“啸”合起来是一个词,意即悲叹,《后汉书·隗嚣传》有“吟啸扼腕,垂涕登车”之语。“悲秋”典出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天本来就是一个万物凋零,令人兴悲的季节,何况诗人又面对着中原板荡、故国沦亡的惨痛现实,难怪乎是行是坐,都要一个人在那里悲叹了。下句“海雾江云”,看似写景,其实是说当时南明武装力量正在东南沿海和内地江湖中坚持与清兵作战。这种艰难处境更引发了诗人日暮的忧愁。这两句在结构上起着点明题意,总领全诗的作用:“秋”即“秋日”,“悲”“愁”即“感”。
颔联“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怜无地可埋忧”,上句本于张衡《西京赋》:春秋时代,秦穆公梦朝天帝,天帝醉了,于是以鹑首之地赐秦。下句本于仲长统《述志》诗:“寄愁天上,埋忧地下。”两句典故都出自东汉。陈子龙在这里是反用其意,说自己不相信苍天会长久昏聩如醉而让清人统治中国,最可怜的只是目前大片江山都被清兵践踏,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埋葬自己的忧愁。这两句在首联的基础上,进一层地深化了主题,在因清秋、日暮而兴起的“悲”“愁”之“感”中加入了现实性的内容,抒发了亡国的悲痛心情,也表达了抗清的坚强意志。
颈联“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这两句具体描写亡国惨景。上句“葵井”典出梁代诗人何逊《行经范仆射故宅》诗:“旅葵应蔓井,荒藤已上扉。”这里是泛指长满了野草的水井。全句意思是说,眼前满目凄凉,一片荒芜,许多人做了清兵的刀下之鬼。此景此情,只要联系当时“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事件就可以明白。下句写贵族。“瓜田”“故侯”,原指秦亡之后,东陵侯邵平在长安城外靠种瓜为生;这里是说,明朝灭亡之后,原来的大批贵族也都沦为平民。两句诗从下层百姓写到上层贵族,反映了明清易代造成的普遍灾难。
尾联“见说五湖供饮马,沧浪何处着渔舟”,“五湖”泛指江湖;“供饮马”是说被军队也就是清兵占领;“沧浪”为水青色,也指江湖,和“着渔舟”都出自《楚辞·渔父》。两句连起来,有两层含义。一层是表面上的,意思说现在江湖都为清兵所占,自己想泛舟隐居也不可能了。这是抒发家国沦亡之感。另一层则是实际上的,意思是说现在江湖都在清兵控制之下,自己想从事抗清复明活动也没有一个根据地了。尾联这两层含义,联系首联来看,前面一层写故国灭亡,与第一句“行吟坐啸独悲秋”相应;后面一层写抗清失利,则与第二句“海雾江云引暮愁”相应。前者侧重在“悲”,后者侧重在“愁”。但事实上,两者又是互为表里,不可截然分割的;合在一起,便构成总的“感”,从而紧扣题目,完成全诗。
这首诗抒写亡国之痛,反映出清初诗歌的一个普遍主题。全诗首尾呼应,层次分明,结构十分谨严,主题也非常突出。运用典故的巧妙,也为前人所称道。钮琇《觚剩》续编卷一《言觚·脱换法》曾经称赞这首诗颔联两句的翻用典故,说它“一经脱换,便成佳句”。
朱庭珍《筱园诗话》评陈子龙,说他“雄丽有骨,国变后诗尤悲壮”。从上面这首诗来看,陈子龙入清以后的作品确实喷发着一种郁勃之气,格调悲壮沉雄,不愧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