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或按照人们一般的思维规律安排材料。是文章常见的结构方法之一。这种结构在记叙文中往往是以时间的推移表现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按作者的认识不断深化表现主题。在议论文中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即序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来安排层次。
例如陆定一的《老山界》一文,以时间顺序记叙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情况的。(前一天)“下午才动身,沿着山沟往上走”;“天黑了才到山脚”;“半夜里”醒来觉得寒气逼人;(第二天)“黎明的时候”又被人推醒,准备继续前进;“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这样按时间的先后安排材料,叙事显得具体完整,表现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又如杨朔的《荔枝蜜》,文章开头写“我”小时候被蜜蜂蜇了一下,因此不喜欢蜜蜂,看见它们就“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后来,“我”喝了甜香清新的荔枝蜜而“动了情”,想去看看蜜蜂。在蜂场,老杨对蜜蜂的赞扬使“我”有所感悟,实现了感情的升华: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最后由物及人,抒发自己愿做一只小蜜蜂的志向。再如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第一段作者提出分清敌友的重要性,是序论部分;接着用7个段落对中国社会各个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进行具体分析,是本论部分;最后一段明确指出革命的领导力量、敌人和朋友,是结论部分。
运用纵贯式结构,要理清线索并从头贯穿到底。议论文中的论证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另外,运用这种结构方式要做到层次清晰、严谨,内容跌宕起伏,不要平铺直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