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宜君《生命的火花》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作者: 孙宜君

抒情长诗。作者巴·布林贝赫(蒙古族)。写于1959年 8月。1962年11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汉文本。后收入《巴·布林贝赫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初版)。这首长诗是作者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而创作的。诗篇以饱满的热情和浓重的笔墨礼赞蒙古族人民的新生活,歌唱祖国前进步伐和各民族的团结,颂扬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建设社会主义美景的中国共产党。长诗共有704行,分为四章。第一章“忆旧”,以“吃到了奶油,别忘了喝过奶水”为诗引,描写蒙古族人民在旧社会的悲惨命运和斗争反抗的过程。第二章“新生”,集中描写蒙古族人民解放后新生活的欢乐情景,表现了民族的新生,草原牧民的欢欣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第三章“团结”,是对民族团结的热情歌颂,通过新旧社会汉、蒙民族关系的变化,以典型的细节,说明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取得胜利的哲理。第四章“颂歌”,以“水有源,树有根”为诗引,反复咏唱各民族幸福生活的源头和根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全诗的政治主题升华到最高潮。这首抒情长,全篇的支柱是诗人的抒情直白。长诗写草原新旧生活的变化,不是对客观事物作一般的铺叙和描写,而是通过诗人的观察、体验来抒发对历史与现实的感受和情绪。这就使长诗洋溢着一股充沛真挚的激情,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诗人运用了反复铺叙,反复咏唱、比兴、夸张、重叠、渲染等各种艺术表现手法,使长诗结构跌宕多姿,节律富于变化,形象鲜明生动。长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注意采取蒙古族民歌中各种表现手段,善于从民族生活中撷取带有民族特色的细节、画面,描绘出符合蒙古族人民审美情趣的形象。譬如以马头琴比歌喉,奔驰的骏马比蒙古族人民的前进,以苍鹰来象征民族精神的昂扬,用珊瑚、珍珠、水晶镜等来比喻北京的珍贵等等,都是符合蒙古族生活特点及审美感情的形象,有鲜明的特点。《生命的礼花》不仅在少数民族抒情长诗的发展上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在当代抒情长诗创作上也占有一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