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的种类与书写位置的使用方法

1995年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将汉语书面语的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共16种,它们分别是点号七种:

1.句号(。)

2.问号(?)

3.叹号(!)

4.逗号(,)

5.顿号(、)

6.分号(;)

7.冒号(:)

其中,句号、问号、叹号为句末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为句内点号。标号九种:

8.引号(“”‘’「」『』)

9.括号(()【】)

10.破折号(——)

11.省略号(……)

12.着重号(.)

13.连接号(-)

14.间隔号(·)

15.书名号(《》〈〉)

16.专名号(-)

国家标准还对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作了详细规定。结合实际使用情况,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约有下列几条规定和注意事项。

1.所有点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但不能放在一行文字的开头。其中,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放在句末文字后一格居左偏下的位置,问号、叹号则居中偏左,约占一格左边的三分之一位置。如图所示:

(1)□□□□、□□□,□□;□□□□□:□□□。

(2)□□□□□□□□?□□□□□□□□!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能出现在一行文字的末尾,后一半不能出现在一行文字的开头。如下图所示都是错误的:

(1)□□□!□□□□□□,□□□□(□□□□)。

(2)□□□□□,□□□□;□□□□□“□□□□”。

(3)□□□□□,□□□□;□□□□□《□□□□》。

(4)□□,□□□□□,(□□□□□□□□)□□□□。

(5)□□,□□□□□,“□□□□□□□□”□□□。

(6)□□□□《□□□□》、□□□《□□□》、《□□□□》。

3.破折号、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断开。如果遇上转行,则应设法压缩上下行文字,将破折号、省略号放在上一行末或下一行开头。连接号、间隔号则一般只占一个字的位置。这四种标号上下的位置都是居中的。

4.着重号、专名号和波浪式书名号标在字的下边,可以随字移动。

5.竖行文稿中的点号放在字下偏右的位置。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间隔号则放在字下居中的位置,引号改用双引号(『』)和单引号(「」),着重号标在字的右侧,专名号和波浪式书名号标在字的左侧。

6.注意冒号与数学上比号的区分。冒号(:)和比号(∶)都是两个小圆点,但冒号的位置在一格的左下方,比号的位置在一格的正中间。例如:

超级NBA联赛快讯:洛杉矶湖人队以103∶104负于休斯顿火箭队。

7.注意分清间隔号和数学上小点号的位置。间隔号(·)要写在一格的中间,数学的小点号(.)则在一格的下方,要注意区别。

8.注意在直接引语中文末标点符号的处理。由于对行文中的直接引语要使用双引号或单引号标明,故引文末的标点符号究竟如何放置就变得复杂起来,有几种情况需要区别对待:

第一,如果引文完整、独立成段,引文前用了冒号表示提示,文末标点符号就要原样放入引号内,不做任何改动,如:

【例1】总之,在任何工作中,都要记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吴晗《说谦虚》)



第二,如果引文独立成段,引文前用了冒号表示提示,但不完整,只是原文的一部分,或插进了引用者的话,就要去掉原文末的标点符号,在引文引号之外根据需要标上相应标点符号。如:

【例2】原文——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

引文——

毛泽东要求我们:“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要我们明白:“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我们就是不可战胜的。

第三,如果引文没有独立成段,只是引文者行文中的一部分,不管所引用的原文是不是完整,引文引号前不能用冒号表示提示,引号外面句末标点符号就要根据整段文章的需要来确定,而与引文无关。如:

【例3】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

(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第四,如果行文中部分引用的原文只是一句话,且带有问号或叹号,这种问号和叹号一般可以保留。如:

【例4】游行队伍高喊着“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的口号,向市中心涌去。

【例5】在对话之中,用反诘的语调重复对方里的某一部分,然后就这一部分提出回答,这重复的部分也有反诘的作用,往往含有“这还用说?”“连你都不知道?”“你怎么这样说?”之类的意思。

【例6】一天晚上,他走进草房,突然听见一声“牛郎!”

下面一段是199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一个填写标点的考题,对于说明直接引文和间接引文前后标点符号的用法很有典型意义:

【例7】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

(姜夔《白石诗话》)



在这一段话中,对恩格斯的话是全文引用,所以句末点号即句号放在引号内;对毛泽东的话是部分引用,句末点号即句号便放在引号外面;对历代作家常用的一个准则“意则期多,字则唯少”的引用是放在句中的,引文前后除了必要的引号外不再用任何点号;而“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一语的引用也是部分引用,且处于句末,句末点号即句号也只能放在引号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