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籍、寓言故事·不识宝斧》原文与赏析

《经籍、寓言故事·不识宝斧》原文与赏析

昔有穷寒孤独老公,无以自业,偶市得一斧,是众宝之英,而不识之,持行斫杖,卖之以供微命。用斧欲尽。见外国治生大贾客,名曰萨薄,见斧识之,便问老公: “卖此斧不?”老公言: “我仰此斧,斫杖生活,不卖也。”萨薄复言:“与公绢百匹,何以不卖?”公谓调己,亦不应和。萨薄复言: “何以不见应和?”与公二百匹。”公便怅然不乐。萨薄复言:“嫌少当益,公何以不乐?与公五百匹。”公便大啼哭,言:“我不恨绢少。我愚痴:此斧长尺半,斫地已尽;余有五寸,犹得五百匹,是以为恨耳!”萨薄复言: “勿复遗恨,与公千匹。”即便破券持去。——此斧众宝之英耳,地博不问多少,以斧着上,薪火烧之,尽成贵宝。

此篇选自 《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此经原书一卷,失译人名,译出时间在东晋或东晋以前。从内容看,可能是编译的。

“天尊”即指佛。佛家认为天有五种,佛为第一义天,是天中之最尊者,故云天尊。

阿育王,是公元前三世纪摩揭陀国的国王。他的祖父是印度古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旃陀罗笈多。他曾统一中、西、北印度,使摩揭陀国成为强大的帝国。阿育王继承王位以后,发扬光大了先人的志业,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全印度的统一。他征服南印度羯陵伽国的时候,看到了战争的惨状,大动悔悟之心,从此放弃了用武力征服的办法,从而皈依了佛教。他在佛教史上是极重要的人物。他对佛教的最大的贡献是: 由于他特别扶植佛教,大力传播佛教,使印度佛教一跃而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之一。据佛典记载: 在他即位后的第十七年,在华氏城命目犍连子帝须召集主持第三次结集。结集后,派遣传教师去四方传布佛教。他和儿子摩晒陀、女儿僧伽密陀,(两人都出了家为比丘、比丘尼)也先后被派往师子国(斯里兰卡)。当时东至缅甸,南到斯里兰卡,西到叙利亚、埃及、希腊等地,都有佛教的传播。因此,阿育王是佛经里经常出现的人物。《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收集了许多譬喻寓言故事,因为第一个故事就是关于阿育王的,所以书名如此。

《不识宝斧》 是一个含有浓厚的讽刺意味的寓言故事,一位穷困孤独的老人,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买到了一把宝斧,是 “众宝之英”,但他却不知道,只用它来砍树做手杖,维持生活。当斧子用久,也快磨损殆尽时,碰到一位识宝的大商人——萨薄。萨薄一次次地提高绢匹数目,要和老人换斧。这位愚蠢的老人仍然没有意识到宝斧的真正价值,却为斧子失去了本来的长度、少换了匹绢而难过、伤心。等到他得到了一千匹绢后,就心满意足地交出了他的宝贝。而识宝的萨薄也正是用此所剩不长的斧子换得了无尽的财富。

这个故事对愚昧而又贪婪的“老公”作了绝妙的讽刺。他不识宝斧,只知用他来砍树,大材小用,可谓愚昧。而最后要把斧子换给别人时,不是为自己将失去“众宝之英”而难过,却为那斧不能以原来的长度换得更多的钱而大哭。真是又蠢又贪,令人啼笑皆非。

实际上,真正的“众宝之英”是无价的。聪明的萨薄很懂得这个道理,他用有价的一千匹绢换来了无数的财富。而且,只要真正是宝,无论其长短,也不管其大小,都会自有其“神奇”的力量。

类似这样一些小的寓言故事,佛经里有不少。因为它们来自民间,宗教意味也不很浓厚,又蕴含了较深刻的哲理,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再加它所用的语言、文字都很优美、生动,所塑造人物形象也很逼真,栩栩如生,所以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我们是很可以把佛经故事中的这一部分内容来当作最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来欣赏、汲取的。鲁迅先生说过:“尝闻天竺(印度)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艺文,往往蒙其影响,即翻为华言之佛经,亦随处可见。”(《集外集·痴华鬘题记》)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嘲笑讽刺,但这嘲讽却是带着善意、怜悯的态度进行的。那位“穷寒孤独的老公”在作者的笔下的形象还是可爱的,尽管他愚昧,也尽管他有贪心。作者一步一步地把他的心理展现给读者。首先,“老公”坚决不卖斧,因为要靠此斧来维持最低的生活。而当听说此斧可换一百匹绢时,他不太相信,以为是萨薄在和自己开玩笑,采取“不应和”的态度。可是听到萨薄加码到二百匹绢来换其斧时,他的表情成了“怅然不乐”,这四个字表明了他心里的一种复杂的活动。最后听到此斧可换“五百匹绢”时,禁不住“大啼哭”,说出了真心话,以表其悔恨。这一系列的表情、动作,是他看来复杂实又简单的心理活动的真实表露,于是在读者面前出现了一个“傻得可爱”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