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籍、寓言故事·群猴捞月》原文与赏析

《经籍、寓言故事·群猴捞月》原文与赏析

乃往古昔,有一闲静林野之处,有群猕猴游住。于此时诸猕猴游行渐至一井,乃观井底见彼月影,即见月已,诣猴王处,白言: “大王应知,其月见堕井中,我等今应速往拔出,依旧安置。”是诸猿猴咸赞言善,便相议曰: “云何方便,可能拔月。”其中或云: “不须余计; 我等连肱为索而拔出之。”时一猕猴在井树上攀枝而住,其余一一次第以手相接。猕猴既多,树枝低下欲折。时彼最下近水之者,搅水觅月:由水浑故,月便不现,树枝便折: 一时堕水被溺而死。时有诸天而说颂曰:

“此诸痴猕猴,为彼愚导师。

悉堕于井中,求月而溺死!”

佛告诸苾刍等,往昔猕猴王者,即提婆达多是。”

《群猴捞月》原是一则流传于古印度的寓言故事,后经佛教徒附加上宗教的涵义收入佛典,随着佛典汉泽传入中国。它最早见于东晋佛陀跋陀罗与法显共译的佛典《摩诃僧祗律》卷七。南朝梁僧旻、宝唱等撰集《经律异相》时,把它收入该书卷第二十一的声闻恶行僧部第十。唐三藏法师义净译的佛典《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第二十也载有这一故事。摩诃僧祇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大众部”。破僧,佛王逆罪中之首罪,此处指的是分裂僧团罪。

故事情节很简单。林中游耍的一群猕猴在满目辉映的荒野中行进,见到一口水井。往井里望去时看到了井底水中月亮的影子,群猴震惊,以为月亮掉进了水中。最终猕猴王同意了利用井边树枝连肱为索捞月的建议。结果是月亮没捞到,树枝却不堪重负而折断,猕猴全部坠水而死。这实在是一个悲剧,一个发生在被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所迷惑的群猴身上的悲剧。月亮自然是高挂在天空,水中的月亮不过是一个影子,可怜的猴子们没有通过水中的朋亮发现挂在中天的满月,却为了一个要把月亮依旧安置的幻想而丧生。

这则寓言的涵义所在,各有各的看法,正所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通常大家认为它提示人们看问题一定要看清它的本质,不要为表面现象所迷惑,草率行事而造成白费力气的结果,甚至酿成悲剧。而佛教徒讲述这则故事,是用以禁戒人们追随提婆达多的。

提婆达多是释加牟尼叔父斛饭王之子。随释迦牟尼出家为弟子,后自称“大师”,反对释迦自立僧团,为佛教史上最早分裂僧团者。在佛经里提婆达多常以佛的对立面的形象出现。在这个故事里,猕猴王就是提婆达多的化身。佛教徒借此证明提婆达多没有救世间的智慧,跟随他决无好下场,就如同捞月的群猴一样,而提婆达多处处与佛作对,也如同水中捞月一样,白费心机。

在中国,人们未必都知道群猴捞月这则佛经故事,可由此演绎而来的水中捞月的成语却可说是人人皆知,在文学作品中也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如《西游记》第三十五回中,孙悟空说:“泼魔苦苦用心拿我,诚所谓水中捞月;老孙若要擒你,就好似火上弄冰。”与其相关,人们还用“竹篮打水一场空”同样比喻根本做不到、白费力气的事。另一个与水中捞月相关的比喻是“水中月,镜中花”,二者同样地虚幻、美不胜收却又永不可及,在岁岁年年,日复一日既漫长又短暂的人的一生中,人们莫不是生活在对自己所向往境界的苦苦追求之中,或名誉、或金钱、或地位、为此殚心竭虑,费尽心机,而到头来,无论是否能实现,都最终地领悟到追求的不过是海市蜃楼式的幻象,从而发出万般感慨。从曹雪芹《红楼梦》水月镜花的喻境到林语堂《京华烟云》“往事霸图如烟”的感叹莫不如此。在中国,水月之喻在上升到社会与人生的高度后,具有了“禅”的意境和更为深刻的生活的哲理,成为人们在无奈中思索与追求永恒的一种沉重心理的见证。

群猴捞月的故事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的特点是短小、优美、上口。

全文用短短250个字勾勒出了故事发生的始末,有意境、有人物、有对话、有情节,而又具有深刻的寓意,可谓短小精练。

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仿佛可以看到,在林野深处的一个月明之夜,万籁俱寂,树影婆娑,一口静静的水井边,跑来了一群活泼的猕猴,它们或叽喳私语,决计“拔”月,或以手相连,“搅水觅月”,最终“树枝低下欲折”,群猴坠入水中。这一画面有声有色,动静有致,灵巧的猕猴活跃于其中,呼之欲出,可爱而又生动。读着故事就像看到了画面,如闻其声,如见其 “人”,优美隽永。

全文先散文后偈句,散文部分措词古朴,简雅,意味无穷; 长句、短句相间,多数采用四、六、八言句式,读来琅琅上口,语音铿锵。有人说看佛典译文味同嚼蜡,但群猴捞月故事却是个大大的例外,它优美,隽雅、无懈可击,夸张地说,可与任何文学创作相媲美。

总之,群猴捞月故事短小、优美、隽永而富有寓意。这一故事的价值与对中国的影响,已远远地超出了编译佛经者的想象,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一颗不容忽视的闪光的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