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者之死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艾列格勒》读后感

仿佛永恒的冰雪,前额顶戴

一座险峻无比的云外高山,

你那振翼飞升的白色幕幔……

啊,自由!请你医治我的悲哀!

你的接吻残酷又仁慈,

我的耳边响起快乐的声音,

你的话语公正又宽容,

为流亡者与希望订了婚誓!

而要知道,流亡者在你面前哭泣……

你不要走开,不要把我带走!

这里是我的命运——忧郁,麻木,

平静的天空在眼中迷失……

“啊,你是谁?”

“死亡救星!”

“我衷心感谢你的拯救!”

(汪剑钊译)

【赏析】

艾列格勒故国由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两个大岛及附近的许多小岛组成,1522年沦为葡萄牙殖民地,17—18世纪被荷兰、法国占领,1878年再度为葡萄牙统治。此后民族解放斗争不断,直到1975年才宣告独立,定国名为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诗人短短26年的生命,见证祖国几易其主,却只能在宗主国的土地上苟活,流亡者痛苦的心境酝酿成了这首诗。

这首诗颇具悬疑色彩。第一节描述了“我”如永恒冰雪般的悲哀和“你”那自由的羽翼。这里暗含着许多疑问:“我”到底为何悲哀?带来自由的“你”又是谁?第二、三节便试图回答这两个问题。第二节似乎描述了“你”的仁慈与宽恕,然而“你”并非天使,“你的接吻残酷又仁慈”。鲜明的悖论令人存疑,“你”到底是谁?然而这个问题尚未回答,第三节却转入了另一个主题: 流亡者的悲哀和渴望。1878年祖国再次沦为葡萄牙殖民地,流亡者为自己的“忧郁,麻木”备受煎熬。就在此时,“你”的身影如影随形,“我”绝望地呐喊着“你不要走开,不要把我带走!”不难看出,一方面“你”“仁慈”、“欢乐”、“公正”而又“宽容”;另一方面,流亡者却希望“你”“不要把我带走”,矛盾的呼喊再次使人存疑:“你”到底是谁?最后第四节揭晓谜底,原来“你”就是死亡,只有死亡能带来救赎。

诗歌以流亡者的心境作为主题和明线,暗线却一直在追问死亡意味着什么。两条线索穿插交互,形成了独有的后现代式诗歌格局,在“流亡者”这个特定的语境中探索着西方诗歌最为永恒的主题——死亡,而死亡带来的解脱感又进一步烘托出流亡者的悲哀苦痛,这种不断转换视角、拼接与互文的写作,出乎意料地浑然一体,呈现出古典式的和谐静美。

渴求死亡是欧洲古来最有名的典故之一,据说库美(Cumae)的女先知受到阿波罗的报复,永生不死却日益衰老,最后萎缩得只能装进水瓶挂在树上,路人问她:“先知,你想要什么?”她回答:“我只想死。”最终,流亡者也做出了同样的回答。

(刘云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