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小不点,算个什么?
活着,耗费心机地劳作,
在盼望幸福中消磨光阴,
为永远的不顺心哭泣难过!
我寻找什么?向往什么?
去什么地方?又配做些什么?
有一些这样的人: 他们至死
都想把这些问题弄个明白清楚。
可他们与我何干?让他们去吧!
他们对一切都要认真地探究。
我是个浅薄的人,我不是圣者,
我需要知道的并不多;
在高低不平的道路上,
我像个瞎子蹒跚而行,
遇上可笑的,就嘲笑一通
碰上美好的,就束手待擒;
遭到不幸的事,就痛哭一场,
我不希求知道——我算个什么。
(朱宪生译)
【赏析】
19世纪30年代前后,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即“自然派”)开始形成。果戈理的创作使这一文学思潮的地位得以最终确立,批评家别林斯基则以自己的理论著作为其推波助澜,被别林斯基看好的柯里佐夫顺势成为这一派别的代表性诗人之一。在《我算个什么》这首诗里,可以看到作者对浪漫主义的质疑:“他们对一切都要认真地探究”。
浪漫主义者倾向于内心忧虑的诉说,对现实世界的一切都异常敏感,要问个为什么,也因此时时处于兴奋与伤感之中。现实主义者对此显然不以为然,但柯里佐夫很聪明,他不直接说他们的探究徒劳,而是写道:“可他们与我何干?让他们去吧!”这样的表达体现了一种质朴的智慧,也可以说是“狡猾”(叶赛宁评价柯里佐夫语)。“我是个浅薄的人,我不是圣者”,当作者这样评价自己时,你已经无从对之批驳与分析。“我不希求知道——我算个什么”,不屑于他者的状态,又把自己摆到最低的位置,作为争辩的出发点,这实在是一种农民式的聪慧与狡黠。
诗中有一个比喻:“我像个瞎子蹒跚而行。”瞎子意味着无所见,无所辨识,因此对世界的见解保持了原本的形态。结尾前三行,表述的真是单纯可爱的人生状态。这首诗在柯里佐夫的创作中算是抒怀之作,一个来自农村的诗人,面对大多是出身贵族的同行,他的思考与对抗都有着明显的直观和朴实特点。
(南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