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着的树枝苹果累累,
春天的时光早已遗忘,
梨子成熟金黄,黄蜂熟知
吹落果在何处腐丧。
阳光使果汁丰美。
那些秋天的日子多么闲静:
镜子一样的河面映着
山上金色的榆树,
和蒲草白色的羽毛。
人生充满着报偿;
人生徒劳,学无长进
哪会是真理:
有东西已经收进,
值得堆积存放;
苹果滚过分等机,
工棚里熙熙攘攘在包装。
(王国富 译)
【赏析】
《在霍恩谷》以“春华”着笔,以“秋实”结尾,显示出诗人构思的匠心。它给读者描绘了一幅秋天收获的热闹场景,营造了一种和谐快乐的生活氛围,与此同时,诗人还以形象的比喻道出了“只要辛勤耕耘,人生必然充满报酬”的人生真谛。
“支撑着的树枝苹果累累,/春天的时光早已遗忘,/梨子成熟金黄,黄蜂熟知/吹落果在何处腐丧。”这是对秋天硕果累累的场景描写。春天远去秋天来,满树的苹果压弯了树枝,梨子早已熟透,盼着人们来收获。这可是丰收的大好时光,人们还没来得及收获,它们就瓜熟蒂落,这可乐坏了馋嘴的黄蜂。
“阳光使果汁丰美。/那些秋天的日子多么闲静: /镜子一样的河面映着/山上金色的榆树,/和蒲草白色的羽毛。”从远处眺望,成熟的果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鲜美可口,波澜不惊的河水上倒映着金色的榆树。这是一幅十分甜美的画面,充满了诗意与喜悦,到处都飘扬着果实的清香,让人陶醉,令人神往。
接下来第三节诗人开始点题:“人生充满着报偿;/人生徒劳,学无长进/哪会是真理。”这一句道出了“只要辛勤耕耘,人生必然充满报酬”的人生真理。人们只有在春天辛勤播种,秋天才会收获喜悦。前面两节诗人运用许多色彩斑斓的自然物象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秋天丰收时硕果累累的图画,其目的就是为后面提出诗歌主旨作铺垫。丰收的秋季、迷人的秋天是以春天的辛勤耕耘为基础的,如果没有春天的辛苦劳作,哪能分享丰收的喜悦。
“有东西已经收进,/值得堆积存放;/苹果滚过分等机,/工棚里熙熙攘攘在包装。”最后一节则直接描写了收获与贮藏的热闹场面,道出了“要积累和收获就必须把有价值的东西贮藏”的人生哲理。这里,诗人也是想借机批评那些碌碌无为的现代人,并告诫他们:“要学会把握时机,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为生活积累有价值的东西。”
整首诗歌洋溢着快乐与祥和的生活气息,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向上的价值趋向。和同时代的现代主义诗人相比,他并没有像现代主义者那样在浩瀚的宇宙面前哀叹人类的渺小从而自卑或绝望,反之,他充满乐观主义精神,认为即使在思想的荒原上也能出现明媚的春天,只要辛勤耕耘,人生总会有报酬;只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人生就会像“春耕秋实”一样收获喜悦。所以他十分反对现代人无所作为、悲观消极的处世哲学,希望他们能够从诗作中获得振奋的力量,重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而不要在绝望与悲观中放弃自我的提升。就这一点而论,他是一位充满现实主义精神的诗人。
诗人虽然经历了澳大利亚现代主义文学的整个兴衰过程,但他本人却是一个热衷于“新古典主义”的诗人。所以,一方面,他追求一种“自然主义”的创作手法。如诗人一开篇对秋天丰收场景的描写,“天然去雕饰”,直白而不媚俗。另一方面,他激烈反对用新的诗歌技巧代替诗的音步与韵脚,尤其反对现代风格的自由体诗。因此,他始终坚持以传统诗歌的格律和句式写诗,力求以精巧的句式和严谨的格律来表现诗的声韵美与外形美。
这是一首蕴含着哲理的小诗,告诉我们生活要像大自然的秋天一样充实,只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总会得到报偿。诗人否定了“一无所获”、“一无所学”的消极处世态度,对生活充满了信心。诗中用了一系列诸如“金黄”、“果汁”等能唤起“果实”这一形象的词汇,起到了表现主题的作用。
(喻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