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诅咒·《阿达婆吠陀》》读后感|赏析

有一千只眼的诅咒,

驾起了车子向这儿出发。

找那咒我的人去吧,

像狼找牧羊人的家。

诅咒啊!绕一个弯过去吧,

像大火绕过湖;

打那咒我的人去吧,

像雷电打倒树。

我们没咒他,他倒来咒我;

我们咒了他,他又来咒我;

我把他投向死亡,

像把骨头投向狗窝。

(金克木译)

【赏析】

《阿达婆吠陀》中的咒语是有很多种类型,有的用来驱邪治病,有的用来祈求幸福,有的则是巫师用的咒语。这首很显然是属于最后一类。上古人类对语言的力量显然过于高估了,在生产劳动中他们认识到了语言的巨大作用,因此对于交流思想、组织劳动和传授经验的语言怀有很高的信心。因此他们企图用语言控制客观世界,把诗歌当作武器,用语言向自然发起了斗争,创造了这些现在看来十分天真的巫术诗歌。

巫术是前宗教,它对自然现象加以命令、规劝,借以达到目的,与取决于神的宗教不同,它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在上古印度人的心目中,诗歌不但可以治病,而且可以驱邪降妖、呼唤情郎、操纵骰子,当然也可以害人。这些咒语诗歌呼风唤雨,为了防备别人诅咒,甚至还要以诅咒来反抗诅咒,看起来更像武侠小说中的斗法。巫术诗歌表达了印度上古时代人民征服自然和社会的强烈愿望,富有主观色彩。而这种强烈的主观色彩正是诗歌的要素之一,在浪漫主义的诗歌发展历程中,主观性一直被强调着,巫术诗歌也可以说在几千年前就展现了人类浪漫的天性。它配上形象的比喻和铿锵的诗律,形成了巫术诗歌特有的艺术魅力。

吠陀诗歌的语言和构思一般都清新质朴,富有生活气息,即使在一首“以法斗法”的反诅咒诗歌中,这个特点依然鲜明突出。这些比喻一般都来自当时的人从生活和自然界中经常接触的事物。不过既然是对付他人的诅咒,比喻就不像前面那些诗歌那样轻柔优美,而是带着一点原始先民可爱的恶作剧,并使用儿童般的语气:“找那咒我的人去吧,像狼找牧羊人的家”; “打那咒我的人去吧,像雷电打倒树”;“我把他投向死亡,像把骨头投向狗窝”。这些生动活泼的比喻,结合全诗颇为严谨的格律,有着鲜明的民歌风格。

这种运用比喻的手法在后来的印度文学中有长期的广泛的影响。是善于用联系生活的新鲜活泼的比喻,还是只会用脱离生活的陈词滥调,可以说是印度文学中区别艺术手法高下的标志之一。印度古典文学的文艺理论也常在修辞比喻上大做文章,例如公元7世纪婆摩诃《诗庄严论》对梵语文学作出了初步总结,列举了39种“庄严”,认为“庄严”是诗歌之美的主要因素,“庄严”的意思就是修辞,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比喻类的修辞。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印度文学史上的一个现象,和我国《诗经》里周代名歌的“比、兴”手法属于同一个类型,正是古代诗歌和民间创作的一个共同特点,深究下去,可能对于文学的起源与发展的研究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