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行诗 [俄国]迈科夫》读后感

使歌和谐的神圣奥秘

你别想从先哲的书本中猜出,

而是到梦幻般的河边漫步,

偶尔用心灵倾听芦苇的嗫嚅、

橡树的絮语;去感受和领会

它们特殊的声音……这样,

音调优美、节奏和谐的诗句

就会自然流出,犹如森林的欢唱。

(吴笛译)

【赏析】

阿波隆·尼古拉耶维奇·迈科夫推崇和热爱古希腊罗马文学,他仿照其体裁和内容进行创作的古风诗被认为是他创作中的精华部分。诗人走向古典,走向原始的追求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迈科夫的艺术观倾向于“纯艺术派”,他力图在静观自然与陶醉于艺术中回避矛盾重重的社会现实的冲突与斗争,因此他的诗通常被认为是唯美主义的创作。1841年,迈科夫出版第一部诗集后,别林斯基曾撰写评论,称之为“俄罗斯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

很显然,名篇《八行诗》意在表现迈科夫的诗歌创作思想。这看起来是一首说理诗,全诗却充满浪漫的意象: 诗人们到梦幻般的河边散步、倾听自然的声音,于是诗歌“自然流出,犹如森林的欢唱”。全诗清新自然,晓畅易懂,犹如朋友交谈一般娓娓道来。因此,《八行诗》无论从诗歌的内涵还是这首诗本身的形式,都能比较充分地反映出迈科夫的美学观。在他心目中,诗歌创作的源泉、灵感,并非来自对书本的学习(“使诗歌和谐的神圣奥秘/你别想从先哲的书本中猜出”),也不是来自社会和生活,而是来自对大自然的亲近。诗人应该以心灵去贴近和捕捉大自然的形象、色彩和音响,由此获得和美流畅的诗句。

全诗包含了迈科夫对诗歌创作各个环节的看法。首先,灵感来自自然,而且是美好的自然——“梦幻般的河边”;但这种灵感的捕捉又不是非常刻意的,只是随意“散步”,然后“偶尔”倾听自然的声音;同时,这种倾听又是细腻、具体而投入的,那样才能捕获“芦苇的嗫嚅”、“橡树的絮语”;当然这些来自自然的声音,乃是心灵在自然界事物上的投射,因此是“特殊的声音”;诗歌的创作过程,应是“自然流出”,而不是殚精竭虑的苦思、推敲;至于好诗的标准则是“音调优美、节奏和谐”,犹如“森林的欢唱”。

从《八行诗》的风格可以看出,在俄国社会风起云涌的时期,迈科夫的创作的确有回避社会矛盾的倾向。这点也为当时的现实主义文论家所诟病。然而,从这首诗同时也可以看出,他的诗作关注心灵与自然的交流,情感亲切,语言优美,即使经过了一个半世纪的历史风云涤荡,依然能够受到当代读者的喜爱。

(赵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