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利

亨利·莫尔顿·斯坦利(Henry morton Stanley, 1841—1904),著名的非洲“探险家”,帝国主义侵略非洲的代理人和鹰犬。

斯坦利原名约翰·罗兰兹,1841年1月28日生于英国北威尔士的登比城。他因是私生子而遭到遗弃,全靠外祖父的收养得以生存。早年生活的艰苦和辛酸,使他从小就养成一种自恃、孤僻和冷酷的性格。为纪念已经死去的生父约翰·罗兰兹,在当地进行人口登记时,他袭用了这个名字。6岁那年,外祖父去世,罗兰兹不久被送进了威尔士的贫民习艺所。在那里,名义上学技术,实际却是帮助干杂活,常常挨饿受冻,不时遭到所长的殴打。但他也利用各种机会努力学习文化和技术。到10岁时,凭他的机警和狡诈,当上了习艺所里的娃娃头,帮所长管理,希望得到较好的待遇。然而,他的境遇依然是悲惨的。他逐渐积贮不满和愤慨,决意离开这里。15岁那年,罗兰兹有一次借机把所长痛揍了一顿,逃离了他称之为“黑暗世界”的贫民习艺所。

他投奔亲戚藉以度日,也常遭到白眼相待。他曾在堂姊担任校长的学校里学习,喜爱文学,勤于写作,以优异的成绩得到大家的赏识,叫他担任过小老师。这种情况没有维持多久。后来他在传记里讲到这段时期的生活时说,在亲戚们的眼里,他被看作是“一个耻辱”,巴不得他“赶快离开才好”。罗兰兹向往“遍地财宝”的美洲,期望在那里开创“自己的事业”。他到英国对外贸易的港口利物浦,在一艘去美国的轮船上当水手。1858年,他到了美国南部的新奥尔良。

在新奥尔良,他被一个经营棉花买卖的商人亨利·莫尔顿·斯坦利收为养子。他同意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亨利·莫尔顿·斯坦利,后来,他也取得了美国国籍。三年后,商人病死,没有给他留下任何遗产。当时美国爆发南北战争。21岁的斯坦利支持南方种植园奴隶主的利益,维护南方黑人奴隶制度。他参加南方联盟的军队同当时进步的北方资产阶级作战。在一次战斗中,斯坦利被北方军队俘虏。不久,他改变了自己原先的主张,参加了北方海军。战争结束时,斯坦利已经成为一名海军少尉。

斯坦利擅长于写生动的通讯报道,又有适应于冒险生活的性格。1865年他辞去军职,开始干起报社记者的行业,在美国西部,甚至到亚洲的土耳其进行过采访报道活动。1868年起,他接受当时美国最著名的《纽约先驱报》的聘请担任战地记者,先后被派往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采访英国在那里进行征服战争的消息;到西班牙报道国内发生战争的情况。1869年秋天,他在巴黎接受了报社派其前往中部非洲寻找著名的英国传教士、旅行家戴维·利文斯敦下落的任务,后者已有两年多时间同外界失去了联系。利文斯敦是否还活着?这成为欧美各国舆论一时注意的重大问题。

1871年1月,斯坦利到达东非的桑给巴尔,组织了一支由192人参加的“探险队”。3月下旬,斯坦利的队伍经巴加莫约(在今坦桑尼亚沿海)向内地进发,辗转8个月,经过塔波拉(今坦桑尼亚中部城市),终于在坦噶尼喀湖东岸的乌季季村庄找到了利文斯敦,给他带去了外界的信息和供应品。他同利文斯敦一起耽了4个月,共同探察了坦噶尼喀湖。

1872年5月,斯坦利单独返回桑给巴尔。接着,他在英国发著表作《我怎样找到了利文斯敦》,轰动舆论。购买此书一时成为大热门。斯坦利还在许多地方发表讲演,作报告,成为红极一时的人物。他无论在著作或讲话中,把被英国资产阶级捧为“英雄”的利文斯敦的处境尽量描绘成“形单影只,举目无亲,奄奄一息”的惨象,攻击别人对利文斯敦“冷酷无情”、“不输送起码的供应品”等等,突出他自己是利文斯敦事业的热烈崇拜者和支持者。1873年利文斯敦死后,斯坦利更以“当然继承者”的身份自居,表示要完成利文斯敦未竟的事业,赢得了人心。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亲自接见了他,赠给他金质鼻烟盒作为纪念。当时欧美资本主义列强正面临着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期,瓜分非洲开始成为这一时期首要的侵略目标。它们迫切需要深入非洲内地熟悉道路,刺探情报,以便将来的瓜分。斯坦利得到资产阶级的支持和派遣,又先后三次到非洲进行长时间的“探险”活动。

第一次在1874年11月,受英国《每日电讯报》和《纽约先驱报》的派遣,用了999天的时间在中部非洲进行“探险”活动。先从桑给巴尔出发,到达东非湖区,周游了维多利亚湖,随即到达布干达(今乌干达境内),欺骗当地国王,使其同意接受基督教教士的侵略活动。然后南向到达坦噶尼喀湖,沿卢阿拉巴河(即刚果河,今扎伊尔河上游)向西,顺刚果河而下,直达河口。斯坦利成为走完从刚果河源到出海口全线的第一个欧洲人。他在1878年写成的《穿过黑暗大陆》一书,详细记述了这次“探险”活动,提供了刚果河流域的大量地理、政治、经济以至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情报,也披露了“探险队”沿路焚毁村庄、屠杀非洲人民的野蛮暴行。该书的发表又一次轰动了欧洲。

斯坦利在刚果的活动,引起了早已企图鲸吞刚果河地区的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重视。他收买了斯坦利。他们之间达成协议,根据“合同”,斯坦利替利奥波德在刚果“工作”5年,未征得比王事先同意,不公布任何消息,不举行任何报告会。

第二次“探险”从1379至1884年,是为利奥波德建立一个刚果殖民帝国服务的。斯坦利在欧洲招募了一批亡命之徒,打着“上刚果研究委员会”(1882年改名为“国际刚果协会”)的旗号到达非洲。为掩人耳目,“探险队”先停留在桑给巴尔,然后分乘5艘船只绕过好望角,溯刚果河口而上,然后弃船步行,深入刚果河中上游和刚果盆地。他奔波了2,300多英里,采用欺骗和武力的两手,迫使各地酋长先后签订了450多个“保护性”条约,建立22个(一说40个)商站和据点,为臭名远扬的“刚果自由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斯坦利在刚果的活动,加剧了列强间的矛盾,法国迅速派遣海军军官布拉柴也到刚果河流域“探险”。1881年底,当斯坦利到达现今的金沙萨时,刚果河对岸今天的布拉柴维尔市已经被法国占领。他们各自都有帝国主义政府为后台,相持不下。除此之外,英、葡、德诸国也力图插手刚果。1884年底召开著名的柏林国际会议,就是为着解决刚果河流域争端的。斯坦利参加了柏林会议。会议承认了刚果为利奥波德二世的个人财产。从此,刚果人民被推进了亡种灭族的深渊。斯坦利却因此在欧美国家负有盛名。

第三次探险从1887至1889年,是应英国东非公司的请求,率领“探险队”前往苏丹救援穆罕默德·埃明帕夏。埃明帕夏是一个化名为土耳其人的德国殖民主义者,得到当时英国驻苏丹总督戈登的重用,担任赤道省省长。苏丹马赫迪农民起义后,他和外界的联系隔断了。起义军把他围困在阿伯特湖周围地区。埃明帕夏发出呼吁要求支援。为避免危险,斯坦利一行溯刚果河而进入中非内地,经过难于穿越的赤道热带森林地区,到达阿伯特湖,在那里聚集原有的英国人1500名,绕道维多利亚湖南端,往东直达东海岸的巴加莫约。1890年,他在英国发表新的著作《最黑暗的非洲》,记述了他这次“艰难”而又“充满死亡威胁”的“探险”,也报道了在行进过程中同许多酋长签订了“保护”条约的情形。这实际上成为以后建立英国东非保护地的依据。

斯坦利的晚年飞黄腾达。他热衷于在非洲的侵略活动,直到1890年49岁时才结婚。婚后,他们居住在英国。他为效法“先辈的智慧”以“拯救伟大的心灵”,也收留了一名养子。1892年斯坦利恢复了英国国籍。1895—1900年,他作为自由统一党成员,被选进英国议会,担任议员。1897年他访问南非,支持南非白人种族主义者对非洲人民的野蛮统治。翌年他发表了《穿过南非》一书,在社会上起了很大的影响。英国为表彰斯坦利一生的“功绩”,于1899年授予他巴斯大十字勋章,取得爵士的荣誉。象他这样出身卑微的人在英国上层社会中取得这样高的地位是极少的现象。斯坦利在英格兰南部的萨里州购置了一批地产,长期居住在那里,着手写作自己的传记。他在1904年5月10日死于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