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戈拉》中的母亲形象
李亚兰
作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在印度文学史上地位显赫。泰戈尔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宗教社会改革活动家,他曾一度是印度第一个宗教改革团体梵社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因此,19世纪的印度宗教改革史上,泰戈尔同样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兼为哲学家、宗教社会改革家的文学家泰戈尔,其大多数的哲学思考与社会改革主张,都是通过他不朽的文学创作表现出来的。他在许多作品中,都表达了自己面对19世纪印度各种改革思潮时的思考,《戈拉》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关于《戈拉》的艺术成就,很多著述已有说明,这里不再赘述。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泰戈尔用一部作品的容量,概括了当时印度社会所存在的各种现象与问题,反映了印度社会、宗教改革过程中的思想争论。《戈拉》这部作品不仅是印度一段历史的写照,还是作者个人思考的记录与反映,是泰戈尔对自己的追问与回答。在表现社会现实的同时,泰戈尔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自己对当时印度社会改革出路的思索,正是他的这些思索,赋予了这部作品强烈的个性特征,或者说深刻的“泰戈尔”式痕迹。本文试图通过解读《戈拉》中“母亲”与“儿子”的形象及其寓意,来赏析泰戈尔运用抽象的艺术手段表达宏观严肃的社会思考的这种艺术创作手法,解读泰戈尔寓于艺术作品中的深刻个性特征。
一、《戈拉》的创作背景与创作动机
《戈拉》这部小说的故事是在19世纪下半期思想界大论战的背景下展开的。1828年,罗摩·摩罕·罗易建立梵社,宣传自己的改革与政治主张,谴责批判印度教的某些陋习,向传统印度教社会发起改革攻势,并以此拉开了印度宗教与社会改革的序幕。罗易领导时期的梵社虽坚持印度教信仰,但却大力提倡西方文明中的自由、民主思想,摈弃印度教中如种姓歧视等排他性的戒规、习俗。他的这种改革的主张受到正统派印度教徒的强烈反对,改革与保守势力在各种场合互相展开激烈论战是其时宗教改革过程中的常见景象。梵社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泰戈尔成为主要领导人。相比于罗易,泰戈尔采取了更为温和的改革方式,他的做法激起了梵社内部一些激进成员的不满,为此,以凯沙布为首的青年团体退出梵社,单独建立印度梵社。印度梵社在思想上较为激进,在改革措施上较多吸收基督教的特点,可谓是完全抛弃传统,走向了极端,逐渐成为被英国殖民当局利用的武器。梵社内部的分裂,是梵社内部思想论争的表现。与此同时,随着英国殖民统治的继续深入,外忧进一步加深,更多的仁人志士开始思考印度的命运,探索民族独立与自由的道路,出现了许多其他的宗教改革团体与流派。他们分别倡导不同的改革思想与途径,如达耶南达与其成立的圣社,提出了“回到吠陀去”的复古口号;以班吉姆为首的新毗湿奴派则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上,主张在承认印度教传统的同时进行宗教改革;如此等等。不同的改革流派间尽管怀有相同的改革之心,在改革主张方面却不能完全互相认同,其时的印度社会在思想领域内可谓思潮涌动、矛盾重重。如何面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如何对待西方文化与传统印度文化?宗教改革应该采取何种途径?如何进一步扩大改革的力度与影响?自由的印度应该是什么样的印度?等等这些都是社会活动家与改革者们必须面对与讨论的问题。
泰戈尔恰好经历了这么一个思想领域内诸多论战的时代,怀有强烈爱国主义热情的他同样有许多自己的思考与探索。为这些思考和探索寻找一个载体,用一种恰当的表达方式,表现印度思想领域内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是《戈拉》这部小说创作的主要动机。只有长篇小说才有如此的容纳度,囊括下丰富的社会现实与思想论争。而恰逢此时,一位保守印度教的外国追随者——爱尔兰修女的形象为泰戈尔的创作提供了灵感,成为他创作这部小说的现实原型。
综上所述,分析了《戈拉》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与动机之后,我们不难想到,泰戈尔创作长篇小说《戈拉》的意图,远比描述一个故事情节、创造几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要深远得多。因此,《戈拉》中的人物形象,也绝不仅仅是单纯的某种人物,他们作为一些人物群体形象,被泰戈尔赋予了深刻的象征寓意,这其中,寓意最为明显的莫过于他在《戈拉》中所塑造的“母亲”形象。
二、《戈拉》中所描写的“母亲”形象
在《戈拉》这部小说中,泰戈尔描写了一系列那个时代随处可见的人物群像。主人公戈拉是一个正统的印度教徒与狂热的爱国主义者,小说描写的就是他从顽固的正统派向理性的改革者转变的故事。这其中,围绕戈拉出现的人物形象有很多,如忠心追随他但最后脱离他影响的朋友维纳耶,如仁爱的梵社成员帕勒席先生以及帕勒席先生的两个女儿苏查丽达和拉丽达,如激进媚外的梵社成员哈伦先生,此外还有典型的印度教徒苏查丽达的姨母,戈拉的哥哥和父亲,等等。在这样一部庞大的作品中,作者对每一个重要人物都进行了恰到好处的刻画,使一个人往往成为某一类型人物的代表,他的个性特征集中体现了那一类型人的特征,也就是“在典型的环境中创造典型的人物”。当然,这其中,刻画得最为鲜明的是“戈拉”的形象,从一名激进的爱国主义者、保守的印度教徒转变成为理性的宗教改革者,随着环境的变化、情节的发展,“戈拉”表现出雄辩、保守、热情、守旧、理智等各种复杂甚至是矛盾的性格特征。泰戈尔成功的刻画,使“戈拉”这一人物形象不仅在这部小说中,甚至在他所有的长篇小说中都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抛开“戈拉”及其他众多人物形象,戈拉的母亲安纳德摩伊这一角色,在《戈拉》这部小说中也是至关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人物之一。在小说的设计中,无论从情节需求来讲,还是从主题需要来说,戈拉形象的出现与这一形象的变化发展,都与“母亲”这一角色密不可分的。小说中,戈拉的母亲安纳德摩伊原本是一位传统的婆罗门妇女,她的祖父是贝拿勒斯的一个伟大梵学家。她具有一般婆罗门妇女所具有的优秀品质,“整日勤劳的操持家务:洗刷、缝补、管账,照料全家和邻里”。安纳德摩伊嫁给丈夫克里什那德维尔之后,跟随丈夫东奔西走,多年不孕的痛苦使她一直虔诚地祈求神赐予她一个儿子。在她向神祈祷的过程中,戈拉——一个爱尔兰士兵的夫人在她家避难时所生的孤婴来到了她的身边,对戈拉的喜爱使她义无反顾地收养了戈拉,并对外宣称戈拉是自己的儿子。从此,她远离社会的习俗,承受世俗的压力,用包容仁慈的心全心全意地爱护戈拉。直到最后,在戈拉要按照正统印度教的礼仪举行“涤罪”礼的时候,为避免戈拉受到更多伤害,化解戈拉所遇到的困境,将戈拉的一腔爱国之心引导到正确的途径上来,安纳德摩伊不得不向戈拉坦陈了他的身世。这样,戈拉所遇到的所有矛盾迎刃而解,他没有种姓,无关出身,只有印度才是他真正的母亲。
母亲安纳德摩伊这一角色贯穿小说始终,既是故事情节的缔造者也是将情节推向高潮的主要原因。在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泰戈尔心目中理想女性的所有特点:她温柔美丽,“她身材纤巧,但却结实……面部线条非常柔和,仿佛由一位大师细心雕刻而成……脸上流溢着纯洁明慧的光芒……”;她宽容仁慈,对待儿子戈拉以及他的朋友维纳耶,奉献着宽广的母爱,为他们调节矛盾,及时给他们安慰鼓励;她勤劳忍让,对她的丈夫克里什那德维尔的责难、儿子莫西穆的不解与埋怨,乃至社会的非议,从不放在心上,尽心尽力地照顾家庭。无论什么时候戈拉或是维纳耶遇到困难、遭遇痛苦,她都是他们休息的港湾,只要将头靠在她的脚下,他们立刻就会感觉到温暖。以至于在维纳耶看来,她不仅是戈拉的母亲,她“却是全世界母亲的化身”。
这样一个“母亲”形象,除了具备一般母亲所有的母性特征之外,在印度这个当时宗教教派种姓森严的社会环境中,还有其他一般母亲所没有的理性与宽容,“她从来不据他人对她的看法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在个人生活方面,她不畏惧社会的舆论,接受低种姓的女仆的服侍,穿紧身胸衣,而不管别人议论太带有基督教的味道,因为她“再也无法想到将身体恰当地遮掩起来,竟是一件见不得人的可笑之事”。在对待不同的宗教信仰方面,无论是面对苏查丽达的姨母那样愚昧的正统印度教徒,还是如苏查丽达父女那样开明的梵社成员,她都给予同等的尊重。而在处理与社会习俗相触的事件时,无论什么时候,她都遵从内心的指引,将爱放在习俗的前面,因为如此,她才不顾众人甚至是戈拉的反对,毅然决定主持拉丽达与维纳耶这对叛逆恋人的婚礼,为他们祝福;在对待种姓问题上,她也有自己理性的观点,她认为“人心中并没有种姓,神通过人心促进人民团结,神通过人心亲近人。难道我们可以疏远神,把团结人的责任拱手交给教派和仪式吗?”
这样一种宽容、博爱、理性的母亲形象,是《戈拉》这部小说中母亲形象的主要特征。在泰戈尔的刻画下,他显示出与一般普通妇女、普通母亲的不同之处。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部小说中,母亲形象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于同时代母性的特征呢?是什么导致了作为正统印度教婆罗门妇女的母亲有了这种形象的转变呢?从情节上看,我们知道一切都是源于戈拉,源自于爱的力量。由于收养了非正统印度教血统的戈拉,母亲安纳德摩伊不得不与自己过去的社会割裂,以此来承受所有的因果。而从泰戈尔布局全篇的意图上看,我们不难猜到,是因为泰戈尔让母亲这一人物形象承担了非同一般的象征功能,才会导致母亲形象的这种特殊性——除去本身的角色特征外,还有丰富的象征特征。这正是“母亲”这一形象在《戈拉》这部作品中的独特之处。
三、对《戈拉》中所描写的“母亲”形象的解读
要对作品中“母亲”形象的象征意义进行解读,不能忽视《戈拉》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抛开这种种有着代表性的人物群体,我们看到,作品中比较深刻地表现的仍然是爱国主义主题。无论是传统守旧的戈拉还是理性的改革者戈拉,他都是一个纯粹的热情的爱国主义者,他的守旧与转变都是源于他对印度的深深热爱。然而爱国主义热情是容易拥有的,如何对自己的祖国表达这种感情?如何去寻找真正的印度?才是作品的主人公戈拉乃至作者自己在作品中追寻的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必须先有一个答案,那就是——什么是真正的印度?细读之下,我们似乎发现,作者所着力刻画的“母亲”形象,正试图向主人公戈拉乃至作者泰戈尔自己给出这个答案。
《戈拉》中的“母亲”形象,一方面是作者理想中的妇女母性形象,同时也是寓意中的印度形象。泰戈尔把表现爱国主义感情放在很重要的地位,因此,也赋予了“母亲”这一形象以丰富的寓意,借对母亲形象的塑造,表现他对理想印度的期许,对理想中“印度——母亲”与“广大人民——儿子”之间关系的期许。
泰戈尔的这种深刻用意,在作品中的许多地方都有所表现,略举一二例便可窥见。在作品的第五十六章,戈拉出狱后,当他面对自己所看到的印度与想象中的印度存在很大差距的时候,他觉得“有好多天,他总是梦想将来如何满怀新的激情为祖国工作”,“可是今天,他却不停地在追问自己一个问题:‘天啊,我的祖国在何方?难道他仅仅对我才是真实的吗?’……难道他们心中没有印度吗?”戈拉这里所指的印度,是一种精神上的印度、道德观念上的印度,是一种超越了现实物质社会实体的抽象说法。这时的戈拉,对怎样才是真正的印度有了自己比较全面的理解,然而,他对自己的这种理解无所适从。而恰恰在这个时候,仆人进来说他母亲叫他。“戈拉听了,陡地惊了一跳,心间重复了一遍‘母亲叫我了!’好像这句话具有了新的意思”。他对自己说:“无论出了什么事,我有我的母亲,她在叫我。她会使我同所有人团结一心,不准我同任何人疏离。在她的房间内,我会看到亲人们与她坐在一起。在监狱里,母亲也呼唤我,我在那儿能看到她……她呼唤我,我就要去见她了。”在这里,现实中的“母亲”与抽象中的“印度”合为一体,互为体现。显然,作者不是无意识这样抒情的,正是他赋予“母亲”这一形象的丰富象征意义,才会让戈拉在这个重要转折点的时候意识到母亲的呼唤。这里的母亲,既是安纳德摩伊,也是印度的象征。正是因为母亲形象的这种深刻象征意义,在作品的结尾,当戈拉意识到他是安纳德摩伊收养的爱尔兰血统的儿子时,当他在抛开了所有种姓、出身的束缚,从而能够以爱国热情与理性为印度服务时,他才会对着坐在窗边的安纳德摩伊那样呼喊:“妈妈,您就是我的妈妈,我四处寻觅的母亲,原来一直就在我的房间里。您无种姓之分也无贵贱之分,便没有憎恨与仇怨——您只是我们幸福的象征!您就是印度!”这是戈拉对养母安纳德摩伊的评价,也是他对“印度”这一全印度人民母亲的期许。戈拉认识到,真正的印度就是如母亲这样的:博爱、宽容、理性,不分种姓不分贵贱,没有憎恨没有仇怨,只是全身心给予印度人民以爱以幸福。
“母亲”这一形象的这种象征意义,还可以从作品中母亲安纳德摩伊与戈拉、维纳耶这两个她最亲的儿子之间的关系中做出解读。在戈拉被抓进监狱,拉丽达与苏查丽达一起去看望戈拉的母亲安纳德摩伊的时候,拉丽达看到戈拉的母亲为儿子勇敢的爱国之心感到欢乐与骄傲,并万分沉静地面对这一事件时,不禁感叹:“现在安纳德摩伊宁静、同情的面容给她激动的心带来了和平,她同周遭的关系也变得单纯自然了。”戈拉的母亲安纳德摩伊的这种宽容、勇敢、慈爱的形象让拉丽达不得不说:“我现在看到了您,我清楚地懂得了戈拉先生的力量从何而来了。”而安纳德摩伊则回答:“如果戈拉只是一个平凡的孩子,我自己又能够从哪里得到力量呢?我怎能如此平静地对待他受苦受难呢?”这一处看似简单的母爱的表达,深层解读之后发现,它表现的不仅是“戈拉”与“母亲”之间的关系,也是泰戈尔理想中的“印度人民”与“印度母亲”之间的关系。戈拉的形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代表了大部分爱国的印度人民,戈拉、维纳耶以及其他人物形象,就像具有多样性的印度人民一样,有种姓之分,有贵贱之分,有宗派、观念之分,但是,无一例外的,都希望贫弱的印度强盛起来不受欺负,这就是“印度人民”的代表。而“母亲”的形象,则代表了理想的印度形象,不分贵贱不分种姓地将自己的儿子全部拥在怀里,“把一颗母亲的爱慕之心全部献给他们,就像姑娘自己塑造湿婆像来礼拜一样,亲手塑造了他们,而他们也将她的爱全部接纳下来。”真正的印度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就应该是这样的:印度母亲从她坚强、勇敢且具有爱国热情的儿子那里吸取承受苦难的力量;而她的儿子,也从她的博爱中获得对抗外辱的勇气。泰戈尔所塑造的“母亲”形象,是他的理想印度。理想的母子关系,是他为自己的思考所找到的出路,也是他铺陈全篇想要给自己、给读者的一个答案。
因此,《戈拉》中的“母亲”的形象是泰戈尔妇女观、民族观以及宗教观的综合体现。在塑造“母亲”这一形象善良、温柔、慈祥、勇敢、理性等等特征的同时,泰戈尔也同样借“母亲”安纳德摩伊之口,通过对这种理想人物的塑造,表达了他对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的看法,对种姓制度对教派斗争的观点。泰戈尔提倡的宗教,是一种注重人性,注重爱的宗教,但是,他并未因此而否定印度教。作为保守的梵社成员,泰戈尔在塑造母亲这一形象时并未否定印度教在安纳德摩伊心中的位置,他一方面将她塑造成为一位为了对儿子的爱而勇敢地抛弃习俗的母亲,同时另一方面也让她时时为自己的这种弃绝感到不安。作品中,安纳德摩伊反复强调自己犯下了“罪过”,因此才承担所有的后果,并且她同样如正统印度教徒一样认为:戈拉绝对不能成为一名正统的印度教徒,不可以娶印度教徒为妻,没有权利参加婆罗门的葬礼,如此等等,无处不是向传统习俗的妥协。这种矛盾的表达,也是正是《戈拉》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母亲”这一形象所表达出的自身的个性特征吧。
总之,《戈拉》称得上是史诗性作品。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印度思想的重大问题,在这部小说中都得到了具体的展示,它表现了印度近代史上一代爱国主义者艰苦探索的思想历程。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教派斗争和政治斗争,汇集成波澜壮阔的图景,它既否定对英国殖民化的依附心理,也否定以恢复古代传统来对抗殖民化的倾向,指出了以印度教为代表的印度传统文化的弊端,提出了社会改革和宗教改革的历史任务。
然而,透过这一部作品,我们能看到的,除却宏观的社会还有微观的个人。作为一代圣哲的泰戈尔,他自身的局限与矛盾导致他并不能将这所有的问题一一解决,在设计矛盾与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这位文学巨匠一方面用文学艺术的手段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艺术的独特魅力的同时,也让我们对他的世界观、宗教观有了深刻全面的了解,读到他一颗宽容博爱的拳拳之心。
李亚兰,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