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集 苏轼

《苏轼题西林壁》注释、翻译、赏析

苏轼

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导读】

庐山是江西境内的一座名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名。苏轼在游览庐山后,写下了《庐山二胜》等记游诗。《题西林壁》是作者最后游西林寺时题写在墙壁上的诗。

【原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①横看:从正面左右方位去看。侧:从山体侧面看。岭:延绵起伏的高山。峰:山最突出的尖顶部分。②只缘:只因为。

【译诗】

横着看像山岭侧着看又像山峰,

远近高低去看姿态都各不相同。

看不清这庐山到底是什么形状,

只因绕来绕去身处在庐山之中。

【赏析】

《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的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世、处理问题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首诗一反过去写景状物的惯常写法,独辟蹊径,以游庐山的总体感受和议论入诗。诗里没有一句话具体描绘庐山风景,但气势恢弘,满目是山,气象万千。尤其后两句把感情融入事理,写出人生哲理,让人产生深层次的思考,意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