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集 李商隐

李商隐《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1]

【原文】

何年部落到阴陵[2],奕世勤王国史称[3]。

夜掩牙旗千帐雪[4],朝飞羽骑一河冰[5]。

蕃儿襁负来青冢[6],狄女壶浆出白登[7]。

日晚鹈泉畔猎[8],路人遥识郅都鹰[9]。

【注释】

[1]蔚州:今山西灵丘县。契苾使君:蔚州刺史契苾通。诗题下作者自注:“使君远祖,国初功臣也。”契苾通是铁勒族契苾部落人,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契苾通五世祖契苾何力,率部归顺唐王朝,以后又立有大功,封凉国公。契苾(qì bì):古族名。敕勒诸部之一,隋唐时居焉耆西北,后以之为姓。

[2]阴陵:阴山,在内蒙古中部。契苾何力归唐后,曾移居阴山。

[3]奕世:累世。勤王:为朝廷效力。唐太宗置契苾部于甘、凉一带,后来部落东移,迁至阴山一带,累世有功,国史称之。

[4]夜掩牙旗千帐雪:冯浩注:《旧书传》:“贞观七年,同征吐谷浑。时吐谷浑主在突沦川,何力欲倾其巢穴,乃自选骁兵千余骑,直入突沦川,袭破牙帐,浑主脱身以免,俘其妻子。”牙旗:军营前的大旗。

[5]朝飞羽骑一河冰:冯浩注:《旧书传》:“龙朔元年,为远东道行军大总管,次于鸭绿水,其地高丽之险阻,莫支男生以精兵数万守之,众莫能济。何力始至,会曾冰大合,趋即渡兵,鼓躁而进,贼遂大溃,斩首三万级,余众尽降。”二句写契苾何力“勤王”事迹,雪盖千帐之寒夜,卷旗突袭敌军,冰封河流之清晨,率骑涉水飞跃。

[6]襁负:背着小孩。青冢:王昭君墓,此处泛指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带。

[7]白登:白登山,在今大同市东。此二句意为契苏通所到之处,深受各部族老幼妇女的欢迎。

[8]鹈泉:在今内蒙古五原县。

[9]郅都:西汉景帝时人,任雁门太守时,威震匈奴。“识”:一作“认”。

【译文】

契苾部落是在哪一年来到阴山?世世代代为国效力,青史留名。五世祖契苾何力在雪盖千帐的寒夜,突袭敌军,在冰封河流之清晨,率兵涉水飞跃,战功赫赫。北方少数民族的青年男子背着孩子纷纷归附,妇女端着奶酪犒劳来往将士。黄昏时分你在鸊鹈泉打猎,路人隔着很远便认出你就是那郅都鹰。

【赏析】

会昌三年(公元843年),大唐军队破回鹘于黑山。契苾通奉诏赴天德(今河套地区),诗人以此诗相赠,送其出征。全诗紧紧围绕“奕世勤王”四字,赞美契苾部落与唐王朝的友好往来,叙赞其部落自归唐以来功勋累累,国史英之。全诗从侧面着笔,行文灵动精巧,先辈与子孙互为正向衬托,将对契苾族人的褒扬表达到了极致,其中也可见唐时对少数民族的包容及平等态度。

首联以设问起笔,概括契苾部落“奕世勤王”的功绩及“国史称”的历史地位,直露赞誉之情,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何时”突出强调契苾部落与唐王朝的友好关系由来已久。颔联追溯契苾部落与唐王朝友好往来的起源,赞颂五世祖契苾何力的英勇无畏、赫赫战功。诗人选取寒冬的深夜和凌晨这两个特殊的时间点,渲染边塞的荒漠气息和艰苦条件,用以突出掩旗夜袭和朝飞冰河的急速与迅猛,凸显契苾何力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勇气。颈联通过侧面描写邻近部落人们的投靠和欢迎表现契苾部落的繁荣,既承颔联,追溯先祖往事,亦可视为对契苾通的赞扬,含蓄雅正。尾联为诗人的联想,想象契苾通田猎场景,赞颂他如“郅都鹰”一样勇猛,赞其踵武先烈。“鹰”合上句“猎”,又喻契苾通正如郅都,为回鹘所忌惮,关合巧妙。全诗气势磅礴豪迈,场面有声有色如在眼前,有一种故事感和史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