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集 李商隐

李商隐《富平少侯》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富平少侯[1]

【原文】

七国三边未到忧[2],十三身袭富平侯[3]。

不收金弹抛林外[4],却惜银床在井头[5]。

彩树转灯珠错落[6],绣檀回枕玉雕锼[7]。

当关不报侵晨客[8],新得佳人字莫愁[9]。

【注释】

[1]富平少侯:西汉景帝时张安世被封为富平侯,他的孙子张放年少时即继承爵位,史称“富平少侯”。

[2]七国:汉景帝时的七个同姓诸侯国:吴、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他们曾联合发动叛乱。此处用以喻指藩镇割据叛乱。三边:战国时期燕、赵、秦与匈奴接壤,后来便以燕、赵、秦所在地为三边,即幽州、并州、凉州。此处指边患。未到忧:即未知忧,不知道忧虑。

[3]十三身袭富平侯:指张放十三岁就继承富平侯爵位。而清冯浩提出异议:“放之嗣爵,《汉书》不书其年,此云十三何据?《孔子家语》里说周成王十三岁就被立为嗣,这里可能是借指。”

[4]不收金弹抛林外:用韩嫣事。典出《西京杂记》:韩嫣好弹,以金作弹丸,所失者日有十余。儿童闻嫣出弹,常随之拾取弹丸。

[5]银床:井上的辘轳架,不一定用银做成。

[6]彩树:华丽的灯柱。珠错落:环绕在华丽灯柱上的灯烛像明珠一样交相辉映。

[7]绣檀:指精美的檀枕。玉雕锼(sōu):形容檀木枕刻镂精巧,像玉一样莹润精美。锼,刻镂。

[8]当关:守门人。侵晨客:清早来访的客人。

[9]莫愁:古乐府所传女子名。《旧唐书·音乐志》说她是洛阳石城人,嫁卢家为妇,善歌谣。

【译文】

张放十三岁就世袭得了富平侯的爵位,他年幼无知,根本考虑不到局势不稳、七国叛乱、边患不断、匈奴南犯的事情。他不识金弹的贵重,把它弹落在林子里不知道收回,倒偏偏中意起井上的辘轳架来了,对它多有几分爱惜,真无知啊。华丽的灯柱上转动着明亮的灯烛,灯烛像明珠一样交相辉映,精致美丽。精美的檀木枕刻镂精巧,像玉一样莹润精美。在侯王府的早晨,守门人不再按照常规给来客通报,因为少侯新得了一名叫莫愁的佳人,值此良辰美景,不敢打扰他。

【赏析】

此诗咏史,托古讽今。清代注家徐逢源根据唐敬宗少年继位、好奢喜猎、宴游无度、视朝每晏及尤爱纂组雕镂之物等情事,认为此诗托富平少侯张放骄奢淫逸一事,讽唐敬宗,其说颇可信。

全诗不见“少”字,实紧紧围绕“少”而展开。不知家国困境、耽于安乐皆因其少。首句指出其不知国家忧患为何物,身居其位当“忧”不“忧”,所以言“未到忧”。次句“十三”袭位,既点出上句的原因,也突出强调幼与身居尊位的尖锐矛盾。

颔联用“韩嫣之弃金弹”“淮南王之饰银床”典。“不收金弹”写尽豪侈游乐;“却惜银床”与上句对照,写出了他的无知,也是反语。黄彻说:“二句曲尽贵公子憨态。”可见作者讽刺揶揄之意。

颈联在空间上由室外转入室内,写其室内陈设的华侈。用珍玩珠灯之富丽、玉枕之考究等纯客观的描述,直刺少侯。“灯”“枕”暗渡到尾联,针线细密,不着痕迹。

尾联“不报”是因为少侯新得佳人,“莫愁”的字面关合首句“未到忧”,以讽刺少侯沉湎女色,不忧国事;言外又暗讽其有愁而不知愁,势必带来更大的忧愁。语句尖刻冷峭,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