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约700~765),字达夫,沧州(今河北景县)人。少年时孤贫,长时间客居梁宋。天宝八年(749),参加科举中第,被任命为封丘尉。天宝十一年辞官,第二年进入节度使哥舒翰幕府做掌书记。安史之乱后升为侍御史,后任谏议大夫。肃宗时,曾任御史大夫、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后转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后期任散骑常侍,被封为渤海侯,直至病逝。他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诗歌风格豪迈粗犷,尤以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最有特色。他与岑参一起被后人称为“高岑”。
燕歌行并序
【原文】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 ① 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②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 ③ 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注释】
①碣石:今河北省昌黎县北的碣石山。
②狼山:狼居胥山。
③三时:指一整天,包括早、中、晚三时。
【译文】
开元二十六年,有客人随从主帅出塞返回内地,作《燕歌行》给我看。有感于出征之事,因而和诗。汉代战乱多发生在东北边境,将士们离家去杀凶残之敌。男儿有志就愿意驰骋疆场,何况天子还特别加以奖励。鸣金击鼓浩浩荡荡下榆关,旌旗飘荡连绵直到碣石山。校尉将紧急文书传过瀚海,单于打猎的篝火映照狼山。山川萧条直到边境的尽头,胡兵入侵来势如狂风暴雨。战士浴血奋战有大半阵亡,将军帐中美人还欢歌曼舞。深秋沙漠里野草已经枯黄,孤城近黄昏士兵越来越少。边将身受国恩竟轻敌误国,战士死战仍难解关山重围。长年守边疆征人辛苦劳累,家中妻子念丈夫痛苦流泪。少妇伫立城南伤心欲断肠,征人在蓟北望乡空自叹息。战乱形势动荡哪里可猜度,边疆除了荒漠无任何东西。早中晚三时杀气化作阵云,整夜只听到凄寒的刁斗声。短兵相接刀刃上血滴纷飞,为国献身岂能顾个人功勋。君不见沙场上争战多残酷,至今人们还怀念李广将军。
【鉴赏】
《燕歌行》是唐代边塞诗中的优秀之作,清朝的赵熙称之为高适的“第一大篇”。其题目来自乐府《相和歌·平调曲》的题名。这首诗主要是赞扬士兵保卫国家的英勇精神,但也指出了将领的平庸和不负责任,同时指责了朝廷的用人不当。
高适北去蓟门的时间是开元十五年。开元二十年,他得知信安王李祎征讨奚、契丹,便去幽燕希望为其供职,但没能成功。开元二十一年之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负责边关事务,开始时建立了不少战功。但后来据《资治通鉴》所载,开元二十四年,张命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但“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另据《旧唐书》载,赵堪、白真陀罗二人于开元二十六年假借张守珪的命令,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最后兵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面对开元二十四年后的两次兵败,高适颇有感触,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该诗由三部分组成,以简洁的笔墨描写了一次战役。前八句是第一部分,写了出军的性质和战争的发生地。该八句诗有几个关键的地名——榆关、碣石、瀚海、狼山,概括了出征后经历的地方,将读者的情绪带入到战争的紧张气氛中。
中间的八句是第二部分——战争的失败。萧条的边境战场上,剽悍的“胡骑”突击过来。战士们浴血奋战,不顾生死。而那些不负责任的将领们此时却在美人帐中享乐。如此鲜明的对比,指明了战争失败的原因,那就是将领和士兵之间的不和谐。而这之后的阴郁的边塞景色——大漠穷秋、孤城落日,更是烘托出了兵败后士兵们的悲凉心情。
第三部分是最后十二句,写出了战士们的悲惨结局。“铁衣”和“少妇”两联对照着写出了征人和思妇的思念之苦,离别的伤感在这种写法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白天还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就变成“寒声一夜传刁斗”的描写,让人生发出谁将士兵们推向死亡的质疑。最后,诗人用两联令人回味无穷的感慨结束全篇。
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战士们的同情和对不负责任的将领的谴责。这主要是通过环境描写和对比手法等实现的。这也赋予该诗一种悲壮激越的苍凉之美。
该诗是边塞诗中的著名篇章,被人们广为传诵。这缘于其磅礴的战争气势、悲壮的氛围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其和谐的音韵美和抑扬顿挫的节奏感也很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