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集 杜牧

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原文、注释、赏析

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原文、注释、赏析

六朝文物草连空②,天淡云闲古今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③。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④。

注释

①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杜牧任宣州(今属安徽)团练判官时。开元寺,建于东晋,本名永安,杜牧在宣州时常来此寺游赏。

②文物:文化遗迹。

③“人歌”句:谓人们世代生活在这里。

④“惆怅”二句:感叹自己不能像范蠡那样建立功业然后飘然身退。五湖,太湖及与其相属的四个小湖,因而也作为太湖的别名。从方位上看,太湖在宣州之东。

赏析

杜牧最以怀古咏史诗著称。中唐刘禹锡也有出色的怀古咏史诗,但到了晚唐才成为一种数量多且成就高的突出的诗歌类型。晚唐人为什么喜欢写怀古咏史诗?其实跟整个社会的衰败所引起的普遍的抑郁、悲凉、空漠的情绪有关,他们在对往日盛世的追怀中感伤时事,或者在对历史的反思中关注现实。

这首诗怀的是六朝的古。刘禹锡的怀古诗也有很多写六朝的,中晚唐人为何喜欢咏六朝?对照初盛唐诗:“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卢照邻《长安古意》),“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高适《燕歌行》),初唐人喜欢借汉喻唐,在他们心目中,秦、汉都是泱泱大国,尤其是汉,更是繁荣盛世的象征,所以以汉喻唐正是心怀着身处大唐盛世的骄傲。而到了中晚唐,六朝成了诗人经常吟咏的对象,因为六朝也曾经繁华过,但是最终没能避免衰亡的命运,诗人吟咏六朝,就常常怀着一种悲悼的意味,追怀六朝的繁华,自然也是追怀大唐盛世的繁华,伤感六朝的衰亡,也是伤感着唐王朝如今衰颓的命运,又往往由盛衰变迁进而寄寓着对宇宙与人生的哲理的思考。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古今同”,不仅包含着对六朝繁华不再的叹息,并且“古今同”三个字把今天也纳入了盛衰变迁的巨大时空当中,既是伤感,也是超然,伤感当时社会的日渐衰颓,而宇宙永恒、人世变迁却又是历史的规律,所以又有超脱的意味。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鸟和人都是生命短暂之物,所以鸟去鸟来、人歌人哭象征着世上变动不居的生活,山色和水声则象征自然的永恒不变。在表示自然的永恒不变时,拿来与人对照的花和鸟有时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比如花。“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花的生命比人更短暂得多,但在这里,花开花谢,年年如此,正体现着自然永恒不变的规律,所以罗隐也说:“花开花谢长如此,人去人来自不同”(《春日游禅智寺》),都是把花的开谢作为自然永恒的表现,用来跟人的短暂相对照。又比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这个燕子和“花开花谢”的花一样,代表的也是自然的永恒不变,而与“鸟去鸟来”的“鸟”不同。从艺术性上来说,这两句借鉴了歌行的特点,但跟崔颢的《黄鹤楼》又有不同,《黄鹤楼》有颇多不合律处,杜牧从平仄、对仗来说却是工整的七律。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表现雨时晴时的不同风景。下句很有意境。“笛”字很巧妙,以量词的形式修饰“风”,新鲜地表达出“风中笛声”的意思,且正体现出律诗字词的紧缩凝炼。由于有了笛声,使静谧的景致中有了声响,但这种声响并没有使境界变得热闹起来,反而在悠扬的笛声中更增添了几分怅惘的情绪。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范蠡是古代文人追慕的典范,他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吴之后就功成身退,泛舟五湖,做起了商人,成为富可敌国的陶朱公。所以后世文人对他能够功成身退、看得清形势很是佩服,对他能够身怀巨财自由自在地生活也很是羡慕。只是,一切都已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范蠡的踪迹也再难寻觅,只留下五湖之东参差的树木笼罩在一片烟雨之中。诗歌就在作者轻烟薄雾般的惆怅情绪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