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集 杜牧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赏析原文与诗歌鉴赏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调。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于大和七年(833)至九年春在扬州牛僧孺幕,韩绰为其同僚。此诗作于离扬以后。

前二写江南秋光,包含着忆扬州和故人的情怀。“隐隐”、“迢迢”这一对叠字,不但画出山青水长、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而且暗示着双方相隔的空间距离,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可为之注脚。“草未凋”写江南秋色,清新旷远不同江北,句下寓有眷念旧地的深情。

后二叙别来怀念之情。乃从扬州诸多美好印象中撷取最不能忘怀的时间——“明月夜”(参张祜《纵游淮南》“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奈是扬州”)、地点——“二十四桥”(一说扬州城内原有二十四座桥;一说只是一桥相传古时有二十四位美女吹箫于桥上故名,即使如此,桥名也能给人造成数量上的错觉),以调侃的口吻,询问对方的行踪。此处的“玉人”乃指韩绰,而“教吹箫”又把关于美女的传说阑入,使人感到韩绰的风流倜傥与情场得意,再加上“何处”二字悠谬其辞,令人读之神往。宋词人姜夔七绝《过垂虹》云:“自作新词分外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中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即深得小杜神韵,可以参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