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述圣子思与《中庸》

儒家述圣子思与《中庸》

在孔子的弟子中,曾参是孔子的正宗门人。其后由曾参再往下传,又回传到孔子嫡孙子思那里。子思,名孔伋,子思是他的字。

由于孔子一贯重视对后代的培养和教育,所以对于孙子子思也同样寄予厚望。

有一次,子思问孔子道:“爷爷,您是不是担心子孙不学无术辱没家门?”

孔子十分惊讶,问子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子思回答说:“父亲劈了柴而儿子不背就是不孝。我要继承父业,所以从现在开始就十分努力地学习,丝毫不敢松懈。”

孔子听后欣慰地说:“你能做到这样,我不用再担心了。”

子思在祖父孔子的教育下初步接受了儒家思想。孔子去世后,子思又跟随孔子弟子曾子学习。从曾子那里,子思继续学习孔子思想的真传。

战国时涌现出一批策士。他们四处奔波,游说诸侯,为之出谋划策,以追求个人名利。这时学界已经与孔子圣学相去已远,各种异端邪学已经繁衍起来。

子思恐怕时日愈久远道统的真正学问会流失,所以他按照尧舜相传的“道”,加之平日从祖辈、父辈和老师之处所得的见闻,相互参照演绎,作成《中庸》一书。

“中庸”是指以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为人处世,“中”是中和、中正的意思,“庸”是常、用的意思。“中庸”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一书中,然而它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却有久远的历史渊源。

子思认为,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泄出来的时候,心是平静的,无所偏倚,这就叫做“中”;如果情感发泄了出来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这就叫做“和”。

“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人如果能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广之,那么天地之间一切都会各安其所,万物也都各遂其生了。

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文宗在至顺年间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子思阐发孔子的中庸之道而著成的《中庸》一书,被收在了《礼记》里。另外,《礼记》中的《表记》、《坊记》、《缁衣》也是子思的作品。

《中庸》我国儒家经典之一,也是我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北宋经学家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到了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我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影响。《中庸》是我国古典哲学,曾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历史发展。也为世界文化宝库贡献了辉煌篇章。

知识点滴

子思得知父亲的妻子去世后,就在孔氏之庙痛哭,他的门人对他说:“庶民之母死,何为哭于孔氏之庙乎?”子思恍然大悟,连连承认是自己的过错。

子思与其他许多著名儒者一样也向往国家的德治教化,并且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但他与孔子不同,为了施展抱负,孔子曾仕鲁参政,但却以去鲁告终。孔子周游列国,企图游说诸侯,但处处碰壁,甚至在各国受困。子思则不然,鲁穆公请他做国相,子思则一心推行自己的学说,因而婉言谢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