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亚圣孟子与《孟子》
公元前408年,齐国攻破了鲁国的郕城,这里是鲁桓公庶长子公子庆父的后代孟孙氏的食邑。城破之后,孟孙氏子孙遂分散流落到其他诸侯国,其中有一支迁居到邹国。
迁居到邹国的孟孙氏后人中有个名叫孟轲的人,他15岁时拜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孙子子思为师。经过青少年的饱学和钻研之后,他开始在家乡聚徒讲学,并逐渐成为当时地方上最有影响的儒学大师,被人尊称为孟子。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德治思想,并把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其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孟子认为,仁政就是君王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君王。
孟子认为,如果君王实行仁政,则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君王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
那时候,天下诸侯混战的情形,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诸侯国为了争当霸主,对内力图改革,以富国强兵,对外则进行兼并战争,以扩大疆土,致使人民流离失所。
孟子痛感于当时诸侯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严酷,以及王公大人脑满肠肥而人民食不果腹的不公,决定仿效先师孔子游说诸侯的做法,规劝诸侯实施“仁政”,以求得天下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于是,孟子在40多岁时,带着众多弟子,开始周游列国,推行他的“王道”学说和“仁政”主张。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诸侯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意义的著名命题: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认为,国君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因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然而,当时诸侯国致力于富国强兵,希望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大一统。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并没有实行的机会。
由于孟子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知识点滴
齐宣王在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问道:“贤人也有在这样的别墅里居住游玩的快乐吗?”孟子回答说:“有。人们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这是不对的;可国君不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国君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老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忧愁。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的。”
齐景公听了孟子的话非常高兴,先在都城内做了充分的准备,然后驻扎在郊外,并打开仓库,赈济贫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