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政治主张

《论语》的政治主张

对政治的论述是孔子的仁学、礼学、中庸思想在政治领域的延伸和运用。首先体现为尊王忠君。“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孔子认为只有尊王忠君才能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

孔子提倡的尊王是尊重周王的大一统权力,这包括奉行周王颁行的历书,实行周王统一制订的度量衡和各种典章制度,贯彻周王决定的教育内容,承认只有周王才有发布战争命令的权力。在各诸侯国内,政权只能掌握在君的手里,臣必须忠君,达到“事君,能致其身”(《学而》),这一思想事实上也就是后世所提倡的忠君爱国的前身。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尊重中央的权力与国家主权的完整。孔子的这种思想,对中国两千余年的王朝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明白这一点,也就明白了孔子之所以为历代统治者所尊崇的原因所在了。

孔子的政治主张不是单方面的,既有对臣子的约束,也有对君王的要求。他认为治理国家“所重:民、食、丧、祭”(《尧曰》),他把人民和粮食列为治国要务之先,是对西周初期的敬德保民思想和春秋以来重民思想的继承。在这个基础上,孔子进一步提出“庶、昌、教”的主张:“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庶,是人口稠密;教,指教化、教育。孔子认为,人口众多是好事,同时还必须使人民富裕起来,富裕之后再进行教育。庶、富、教三者,富民是中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虽然民食和军备都重要,但民食更重要。季康子苦于盗贼太多,向孔子请教,孔子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颜渊》)意思是说,如果不贪欲太多的财物,就是奖励他们,他们也不会盗窃。孔子明确指出民为盗是由于统治者贪欲太多。孔子主张取民有度,即征敛赋税应适可而止,因为横征暴敛就会造成人民贫困,从而沦为盗贼。

“道(治理)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孔子在这里明确地提出“节用”和“使民以时”两个原则,“节用”就是节约用度,少征用民力,反对统治者奢侈浪费;“使民以时”,就是在农闲时再征用民力,这样才不至于影响农业生产。君王的收入都是取之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颜渊》)这是孔子的弟子有若所言,他把孔子的富民思想理解得很到位:百姓富裕了,君王怎么会不富裕呢?百姓不富裕,君王又怎么会富裕呢?这一思想被引申为后来的“民富国强”。

孔子还提出“尊五美,屏(摒除)四恶,斯可以从政矣”的政治主张。“五美”是指“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惠而不费”,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意思是说让人民自己去发展生产,这并不需要统治者耗费什么。所谓“劳而不怨”,是“择其可劳而劳之,又谁怨?”这是说使民有度,使民以时,百姓就不会怨恨。

如果把仁学运用到政治治理,自然是德治,也就是仁政。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以德政治理国家,就像北斗星一样,在自己的位置不动,众星都围绕着它。又说:“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规矩)。”(以政令实行统治,用刑法约束,老百姓只不过暂时不去犯罪,但不知道什么是廉耻;用道德教化,用礼法约束,百姓有廉耻之心,就会安分守己。)所以,孔子认为,治国的根本原则是为政以德。在刑罚问题上,孔子主张重德省刑,尽量使用教化,少用刑罚,为政最好不要杀人,若把国家治理好,百姓便会好,也就用不着刑罚了。尽管如此,但孔子并不主张废除刑罚:“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并不是要求绝对不杀人。在德与刑的关系问题上,他主张德为主,刑为辅,先德后刑,先教后诛,反对不教而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