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

第十六节 《旧唐书》

《旧唐书》旧题为后晋刘晌等奉敕撰写。这是因为此书修成时,刘晌恰好为宰相,由他负责在后晋出帝开运二年(945年)六月奉上,于是便题上了他的名字。其实,此书系多人所撰,监修者是赵莹,纂修者主要有张昭远、赵熙、贾纬等人。

《旧唐书》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全书共200卷。记载了唐朝自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至哀帝天祐四年(907年),计十四世、二十一主、前后二百九十年的历史。其中,因为武则天已经称帝,所以按帝王为她立纪,而不再入《后妃传》。

《旧唐书》本来的名字是《唐书》,后来为区别于欧阳修宋祁等重撰的《新唐书》,才加了个“旧”字。由于《旧唐书》系多人编撰,所以风格不一,粗制滥造,历史事件也有较多缺失,前半部分还比较详明,后半部分既繁琐冗杂又缺漏较多,如列传、表、疏,前后部分都存在重复。自《新唐书》问世,此书便遭到了冷落。但就史料保存而言,它具有《新唐书》不可替代的价值。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许多史料就来自于《旧唐书》。所以,到了清乾隆年间,它仍然与《新唐书》并列,被列于二十五史中,成为正史之一。

《旧唐书》保存的主要是唐代前期的史料,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唐朝前期,令孤德棻等人奉旨撰成武德、贞观两朝80卷的国史,吴竞撰《唐史》100卷。后来,根据吴竞的旧本,韦述又经过编撰笔削,删去一篇《酷吏传》,成纪、志、列传112卷。以后,于休烈又增加了《肃宗本纪》5卷。令狐峘等人又撰写唐高祖及唐文宗各朝代的实录,并在纪、志、传的基础上,每篇增辑,成《唐书》130卷。纪传体国史则只写到肃宗,所以,后梁、后唐时期,都曾下诏寻求武宗以后的事迹,而武宗以后只有《武宗实录》1卷及其他零碎材料,对于宦官废立君主的事件都讳而不言。因此,后晋时期的史官们,只有根据武宗以前的史料、实录,武宗以后的则只能广搜遗闻,补缀成书。这就造成了唐前期的本纪、列传较为翔实,而后期史料则较少的现象。

《唐书》的旧稿,本纪部分在长庆以前,只记载大事,简明得体;列传则叙述详明,有班固《汉书》的遗风。长庆以后的本纪则充斥了诗话、书序、婚状、狱词等一切琐事,列传中则多叙官职、资望,甚至只载其宠遇,极少史实,所以,被宋朝的史家们讽为“繁略不均”。《旧唐书》志的部分因循其他史书的体例,没有新创。对唐中叶以前的事情叙述较详,后期则缺略较多。传的部分更没什么创新,同卷不分善恶、类别,有的当立传而不立,不当立而乱立,甚至一人两传。因编订草率,致使时序、叙事、编次前后倒置,是非议论失实之处也是随处可见。如:“列传”六十二卷宇文韶的《谏猎表》,又见于卷六十四;一百三十二卷中既有《杨朝晟传》,而在一百四十四卷中,又为其立传;《舆服志》中的条例,与“列传”中的内容也有很多类似。这些都是《旧唐书》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