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为首善
说到孝,它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备受重视,历来是人们识别一个人或一个家族首要的道德准则。何谓孝?从“孝”字的古文写法上看,“孝”字的上面为一老人,下面为一小孩。整个字的字形像是一个孩子用头承老人手行走,“老”是父母亲的意思。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表示“孝”。《说文解字》解释:“孝,善事父母也。”即身为孩子要顺承父母的意思,并且要奉养父母才算尽到为人子女的责任。
孝为首善
“孝”是中国传统儒学封建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孔孟时期,儒家的经典著作《孝经》就详细阐述了孝道的内涵,《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意是说,孝的观念不止于孝顺父母而已,孝顺父母仅仅是孝道的开始,在家唯孝,对己为修身养德,在外为忠君爱国,对友能亲,对众能仁,对万物能慈爱,这些都是孝的内涵。历代儒学之士都大力宣扬“孝道”,封建帝王也利用“孝道”来为自己的统治服务,将“孝”由道德范畴扩展到了政治范畴。
我国的传统文化讲“百善孝为先”,对我们来说,生身者父母,对父母亲的孝顺是为人的基本品德,孝乃德之本,没有对父母的孝,其他道德都是空话。父母之恩巍巍乎如高山不知其远,浩浩乎如大海不知其深,何以回报?先贤给我们留下了为人子女的行为规范,比如《弟子规》写道:“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说,父母有事叫唤时,我们要马上回答,不可拖延;父母吩咐做事,我们应立刻行动,不可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们必须恭敬聆听,牢记在心;父母指责纠正我们的过错,我们必须顺从接受,坦承错误,不可顶嘴争辩,掩饰过错。
先贤告诉我们,为人子女要孝。如果能躬行孝道,则子女的至诚孝心会给全家带来长久的幸福、安康;反之,则要遭受痛苦,甚至是灾难。同时,古人也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关于孝的传说与故事,体现了“积善之人,必有余庆”“善有善报”的传统理念。如《二十四孝》的故事,古往今来,一直为人所传诵。
古书中记载着明代流传的这样一个故事:周拔忤逆父母,堕落成“驴”。
周拔是明代浙江省平阳县人,从小就是个神童,读书能过目不忘,七岁就会吟诗作文。到了十六岁,他的诗文更是名噪一时,被称为“平阳才子”。他因为得到大家的称赞、父母的宠爱,越来越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他的父母、兄弟和邻居经常要忍受他暴躁的脾气。
有一年,周拔要进京赶考,父母为了他的旅费东借西凑,还请裁缝帮他裁制新衣。但不知足的周拔嫌旅费太少,嫌衣服太宽、裤子太长、帽子式样老旧、鞋子颜色太深。父母的苦心反而招来他满腹的抱怨,父亲忍不住教训他:“儿啊!你不要嫌这嫌那了,要知道父母为了你这次考试,帮你准备旅费,缝制新衣,已经伤透脑筋,弄得头发都白了,你还这样不知满足,我也想不出办法了。”周拔不仅没有被父亲的话感动,反而大声咆哮:“我是天上的文昌星下凡,是一个大贵子,你这个草包一样的土老儿,有资格当我父亲吗?我才不是你生的,你没资格做我父亲。”他父亲被气得当场晕倒。
结果,周拔当天就得了急病,开口困难,牙关紧闭,无法言语,喉咙里只能发出类似驴子的叫声。此时,周拔自知是忤逆双亲所致,惊惶失措。名医也无法诊断是什么病,不到两天,周拔就在这样类似驴叫的哀鸣声中死去。
这个故事是一个反例,寓意很深,周拔虽然是绝顶聪明的才子,但是他平时任性狂妄、目空一切、傲慢无礼、暴躁、忤逆父母等恶行,虽有人的躯壳,却丧失了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所作所为与愚蠢的畜生无异,那也就不必做人了。这是告诫后人,人要有基本道德准则,对父母言行要恭敬。父母所喜欢的事物或行为,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做到;父母所讨厌的事物或行为,子女要谨慎地为他们排除,小心改正。子女身体受伤,会带给父母忧愁;子女品德缺损,会带给父母羞辱。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问孔子怎样做才是孝,孔子回答说:“做父母的就是担心子女的品行不好,所以,孝顺父母,就要涵养自己的德行,不要使父母担忧。”
孝敬为上
现在人们一般认为孝就是赡养父母,可古人不这么认为。子游问孔子怎样做才是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现在的人所谓孝顺,只是能奉养父母就可以了,但这是很不够的,因为对狗对马,人也能饲养它。如果对父母只能做到奉养而不诚心孝敬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所以重孝道、事父母,要出于敬,而不只是给父母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
这一个敬字,道出了孝更深的内涵。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夏向孔子请教孝道。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大意是说:“侍奉父母,能随时和颜悦色是最难得的!有事时,由儿女出劳力为父母去做;有酒饭时,让父母享用,难道这样做就算是孝顺吗?”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关怀和敬意,才能随时保有和悦的脸色。真正的孝,不只是表面的、物质的奉养而已。
平时,我们常说要孝敬老人,那么,这个“敬”的程度有多深呢?先贤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标准: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意思是说,父母疼爱我,我孝顺父母有什么困难?父母讨厌我,我还是孝顺他们,才真的是品德高尚的贤人。《二十四孝》中就记载了上古时期舜帝孝感天地的传说。
我们的祖先舜帝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舜的母亲在他年幼的时候就去世了。舜的父亲后来又娶了一位妻子,也就是舜的继母,继母的性情很不好,对舜不仅不疼爱,还百般刁难。不久,继母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象,父亲和继母非常溺爱象。虽然平时舜很孝顺父母、友爱年幼的弟弟,但是继母和弟弟很讨厌舜,父亲又只听后母与象的一面之词,常常是非不分,对舜又骂又打。
由于父亲身体不好,加上弟弟年幼,所以舜在很小的时候,就在历山下独力耕田养活全家。在传说中,由于舜的孝心感动了天,所以连大象都来帮他耕田,鸟儿也飞来为他锄草。即使如此,舜的父亲、继母和弟弟依然不喜欢舜,常常找机会陷害他,有时甚至差点让他丧失了性命。
舜深知自己的处境,总是处处小心,对于他们屡次的陷害,总是设法躲避过去,一点也不放在心上。他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从不感到怨恨,默默承受着一切不合理的对待,相反地,他还想尽办法取悦父母,使他们高兴。因为舜的这种德行实在难能可贵,所以当舜二十岁时,他就以大孝而声名远播。
后来,贤明的尧帝在寻找继位的英主时,大家纷纷推荐舜。尧虽然接受了四方诸侯的推荐,但是为了天下百姓,还是想要亲自考验舜。于是,尧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做妻子;又让他的九个儿子和舜相互往来,从旁观察舜怎样待人处事。
除此之外,尧还让舜以孝悌的美德教诲百姓,百姓都能顺从而不违背;舜处理各项政务十分得当,百官也都能够服从政令;尧又命令舜在四门接待四方前来朝见的诸侯,诸侯都能对舜恭敬而顺从;最后,尧命令舜守护山林,舜在山林里即使遇上狂风暴雨也能辨明方向,不会迷路。
最后,尧认为舜有高尚的德行和非凡的智慧,于是就让舜来继承帝位。
这个传说所体现的“孝”的内涵,已经不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孝顺父母的浅层次的孝,而是通过修身立德达到安邦定国的“孝”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孔子所认为的全孝,深层次的孝。
闵子骞是孔子的贤德门徒之一。闵子骞曾请教孔子道与孝的关系。孔子回答说,道是自然的妙用,孝是人道的至德。用于万物为道,用于人则为孝。孝敬双亲,忠君爱国,交友诚信,关心属下,尽力向善,即使独处室中也不懈怠,仍然心存恭敬之意,谓之全孝。闵子骞听后,退而归家,上孝父母,下顺兄弟,言行都按照孔子所说的去做,三年之后,父母兄弟交口称赞闵子骞的孝行,他的贤德也因此闻名于天下。
我们可以理解,孔子所说的全孝,乃是将对自己亲人的爱敬用于天下的人。换言之,真正的孝,是指一个人能够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身边的一切人,孝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的更广意义上的博爱,无私博爱的胸怀是对父母、亲人爱的基础,而对父母、亲人的爱是这种更宽广的博爱在亲人身上的具体体现。所以孔子认为,教导百姓懂得博爱,百姓就不会遗弃自己的亲人了。
孝养为本
这里,我们就看到了“孝”的内涵、层次的区别,即对父母、亲人的“小孝”和对国家、社会的“全孝(或者说大孝)”的区别。鲁国的大夫孟懿子向孔子问孝,子曰:“无违。”这里的无违,是不违背义礼的规定。如果父母不义,子女也不能一味地盲从的。《论语·里仁》中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有敬不违,劳而无怨。”即对父母的过失要劝阻,如果不听从,仍然要恭敬对待,虽辛劳,而没有怨气。也就是说,对父母的孝顺不能以牺牲是非为代价,那是陷父母于不义。不是说你听父母的话,为了父母而做什么就是孝,否则就是不孝。
江革是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一生侍奉母亲极为孝顺,人称“江巨孝”。东汉初年,王莽篡位,那时各地战乱不断,盗贼四起。盗贼不仅抢财物,还常常把家中的男子抓去,逼着他们入伙。江革为了避乱,干脆和母亲弃家出走。母亲年迈,腿脚不方便,为了尽量减少母亲的颠沛流离之苦,江革整天背着母亲奔波。
逃难当中,江革多次遇到盗贼,想要把江革劫去。每当面临这种情形,江革便会在盗贼面前苦苦哀求,痛哭流泪,对盗贼讲:“我从小失去了父亲,孤苦伶仃,是母亲茹苦含辛,把我拉扯成人。如果没有母亲,哪会有今日的我。如果我随大王去了,留下孤零零的老母亲,兵荒马乱,举目无亲,母亲如何保全生命,如何度过余生。恳请大王念我有老母在,没有人奉养,能放过我们。”
盗贼见江革对母亲如此孝心,无不为之感动,便不忍把他劫走。就这样,江革屡次感动盗贼,化险为夷。战乱后,江革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日常生活所需的用品,没有一样缺乏,母亲需要用的、想要吃的、要穿的,尽最大努力,没有一样不替母亲办到。江革所做就如《孝经》所言:“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后来,明帝时他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黄香是东汉江夏人,从小就非常孝顺,地方上的人都称他为“小孝子”。九岁时母亲去世,此后,他对父亲更加孝顺,每天抢着做比较费体力的工作,好让父亲有更多时间休息,想方设法让父亲过得舒适一些。夏天天气炎热,蚊虫又多,黄香知道父亲怕热,常热得睡不着觉,又被蚊子叮咬,因此,每天晚上父亲就寝前,黄香就先用扇子把枕头和席子扇凉,把蚊子赶走,再请父亲去睡。到了寒冷的冬天,黄香怕父亲受冻,就先躺进冰冷的床铺,温暖了被窝、席子,然后请父亲上床安歇。不久,黄香的孝行传遍了整个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当时流传着“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这句话的意思是:像江夏黄香这样孝顺的人,天下没有第二个。当时的江夏太守听说了这件事,觉得非常难得,便上表请皇帝表扬黄香的孝行。“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千古一黄香”,是后人对黄香的赞美。
“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道德基石,是优良道德品质的核心要素。如果人连自己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都无孝敬奉养之心、不尽孝敬奉养之责,那么人类生存还有什么意义呢?只有真心实意地孝敬奉养老人,才会把这种真爱广化到整个社会,使人们生活在温暖祥和的社会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