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正”的用法
战国时期,庄周作为老子学派的代表人物非常著名,人们称他为庄子。他著有《庄子》一书,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在楚国的都城郢,有一个人用白色的灰泥粉刷房屋,一不小心,白泥掉到了地上,溅起了白色的泥点。一个泥点正溅在了这人的鼻尖上。那白泥在鼻尖上非常薄,就如同那苍蝇的翼翅一样,可是又非常的牢固,怎么抠也抠不掉。
这人很苦恼,央求一位技艺高超的石匠,求他用刀、斧削去鼻尖上这薄薄的白泥。
石匠请来了,他拿着一把锋利的小斧站在这人的面前,要求对方一定要站直,目视前方,全身一动也不能动。这样刀斧下去,才能准确命中。
这人也很勇敢,他挺着胸,抬着头,目光平视,直直地站立着,纹丝不动。
石匠瞄准那沾着薄薄白泥的鼻尖,屏住呼吸,飞舞着那把利斧。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嗖的一声,斧子的锋刃就从那人的鼻尖上轻轻地擦过,白泥顿时被干干净净地削掉了。而那人仍直立着,没受一丝一毫的损伤。
后来,宋国的国君听说了,非常好奇,希望能看到这精彩的表演,于是派人去请这位石匠,可石匠听说宋君的意图后,婉言谢绝了。石匠解释说:能这样做不只是匠人的技艺要高超,而且需要对方很好的配合,否则就不能成功。可惜能配合的人已经不在了,自己没有合作的人,也就无法再表演了。
这个故事后来成了一个典故,叫“郢政”或“削正”。“政”同“正”,改正的意思。因为是郢地人,所以叫“郢政”。因为动作是削、砍,所以又称“削正”。因为用的工具是斧头,所以后来又称“斧正”。现在最常用的是“斧正”。
“斧正”是书面语言,“斧”的意思已经淡化。这个词的意思就是请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是一种尊敬的说法。如:文章已经写好,请您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