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艺养心
琴棋书画是中华民族四大古老的文化艺术,在中国古代,古琴、围棋、书法、绘画是文人墨客修身养德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早在唐朝人张彦远所编的《法书要录》中,就将“琴棋书画”并称。而“四艺”的概念则出现相对较晚,明末清初的李渔在《闲情偶寄》一书中,最早将琴棋书画称为君子“四艺”。
古琴大雅
古琴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弹拨弦鸣乐器之一,位列“琴棋书画”之首,被视为“八音之首”,它是古人心目中的乐器之王,现代被称为“古琴”或“七弦琴”,琴之文化博大精深。
古琴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琴身是依凤之身形而制成,古琴的音箱壁较厚,音量不大,所以其声具有独特的韵味和历史的沧桑感。其琴弦较长,振幅大,琴之音韵清雅绵长,非常含蓄,所以才有其独特的音韵,空灵苍远,古朴幽深,乃中国圣人治世之音,君子养修之物。
古琴艺术追求意境美,不停留于形式的华丽,而在于体味内在的意蕴。其价值超越了音乐本身,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生命观与道德观,是人们修身养性、体悟大道、教化四方的载道之器,讲求“琴德”与“琴道”。高层次的音乐能陶冶情操,使人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受到道德的感化而使思想境界得到升华。音乐被古人称为德之音,古代的圣贤明君以礼乐为辅教化人民,顺应天道与人心,如周公制作礼乐,奏于庙堂,播于四方,化育万民。
古琴婉转悠扬、回肠荡气的音韵美,常被寄以君子洁身自好和推崇高尚人格的愿望。历史上的抚琴名士都是品行高尚、洁身自好的人。他们往往置身于景色优美的环境,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上头,或在林石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崖上。或天地清和,或风清月朗,焚香静坐,仪表端庄恭敬的抚琴,其内心的清澈宁静与淳朴的自然和谐为一体,感悟人生的真谛,修养心性,使自身始终能保持心灵的一方净土,即使在喧嚣的环境或繁忙的工作中,依然能够心境平和。
可以说,心是弹琴的根本,心正则琴声正,心远则琴意远。更使听琴者思想受到感染而产生共鸣,体悟到音乐的道德内涵,也感受到操琴者的气质与胸襟。其实一切艺术都是如此。
古琴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历史久远、内涵丰富,“乐”是圣人所推崇的,它可以促使人心向善。古琴中所蕴含的瑰宝,远超音乐的本身,达到身、心、灵各层面的调和。其实一切正统艺术无不使人“正心”“修身”,回归道德良知,因为纯正的善念才是生命的本源和归宿所依,维护真理和正义是人的使命和责任。
棋法自然
琴棋书画是中国四大古老的文化艺术,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围棋,它们伴随着儒、释、道思想和其他文化艺术,融贯于绵绵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围棋历史悠远,人们所公认的是最早起源于尧帝,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隋唐时期空前盛行。唐玄宗特为围棋手们设置了一种官职,叫“棋待诏”,官阶九品,与“画待诏”“书待诏”同属于翰林院,所以又被统称为“翰林”。由此可见,古人造围棋不仅为了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还与治国安邦、兵法策略等相关联。
从人类文化的角度来看,围棋与《周易》《河图》《洛书》《八卦》等一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中国古代文化中,围棋盘象征着宇宙,由三百六十个天体组成,而围棋盘纵十九乘横十九,共三百六十一个棋点,多余的中心一点天元即为太极,代表宇宙的中心。三百六十的目数在旧历中为一年的日数,将此一分为四,四隅就是春夏秋冬,白子和黑子为昼和夜,如此这般便把天地象征化了。
围棋形式简单,只有黑白两种棋子,规则也很简单,它的玄妙却是其他任何棋类所不能比超的。围棋只有三百六十一个棋点,却变幻无穷,若以一秒钟数过一种棋形变幻,要把全部的棋形数完,大约要数亿年的时间。因而有“千古无同局”的说法。
围棋博大精深,玄妙无穷,其全部精髓绝非人的智慧所能参透。作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瑰宝,千古以来,多少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市井布衣乐此不疲,也演绎出多少传奇佳话、美文诗赋、乃至兵书演算法、治国方略,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一朵绚丽的奇葩。
那么,相比古代围棋,现代人对围棋的理解主要以功利胜负为目的。缺少了古代围棋所具有的修身养性等诸多内涵和境界。其实在中国古代,不仅仅是围棋,各行各业都讲究和谐、调和,讲究人的境界和内涵。棋如其人,文如其人。而近现代的科技发展,看起来给人类带来了物质的繁荣,但是人对境界、涵养、道德的修养却在物质追求与享受的过程中逐渐被忽略淡忘了。在物质繁荣的诱惑下,功利胜负、算计,逐渐地代替了人应该有的和谐状态。
人行于世间,能够在纷繁的社会找到一处心灵的净土,一份清新,一份收获,修身养心,提高自己的境界和内涵才是最重要的。
书以载道
书法历史久远,是中国的三大国粹之一。它是以书写汉字为表现手段的一门抽象视觉艺术。汉字是中国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赋予了汉字极为丰富的内涵,古人历来就有“字如其人,人如其字,文如其人,文以载道”之说,提倡“作字先做人,心正则笔正”。
“书法”一词出现于唐代。在唐之前,称书法为书、书艺或书道。现在日本仍称书道,韩国称书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盛行老庄学说,人们张口谈玄,闭口论道,书法被称为书道,将书法作品视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从整体上、意境上、意韵上把握和体味书法艺术。
我国书法历来注重字的气质、神韵,因为文字不仅与民族文化紧密相关,也反映出书写者的性格特征、志向、思想境界等。事实正是如此。历史上流传千古的书法家几乎都是忠正廉洁、品质高尚的人,他们的道德、人格、气节和他们的书法作品并传后世,使人赞颂不已。
比如,王羲之品德清纯,他的字清秀超逸,举止安和;欧阳询不同流俗,其书法险劲秀拔;颜真卿刚正不阿,临危不惧,他的字也刚劲雄健,结体严谨,法度完备,让人感受到一种浩然正气。凡此皆字如其人,自然流露者,都可以从他们书法作品中体会到他们这些高尚品德。
如果书家的道德败坏,其作品也不会为人所重。想用书法的成就来掩盖或弥补其人品的缺陷,那是不行的。如宋代秦桧也曾研习书法,因其卖国求荣,陷害忠良,其字亦被排斥。据传宋代四家“苏、黄、米、蔡”的“蔡”原指蔡京,后因他人品不好,改为蔡襄。因此那些大节有亏的人,纵使书技娴熟,因受到人品影响,其书亦随人而逝,泯灭不传。
传统文化中对于美的事物是用道德标准衡量的。其实无论是作诗、作文、写字或绘画,都表现出人们对“善”与“恶”、“正”与“邪”这些原则性问题的态度。人们在看好的、正的作品时,得到美的感受,也会受到作品内容和作者高尚道德的鼓舞和感化,心驰神往。
所以学书要先学做人——立品为先,即必须修养人品。书法艺术的品评,不是比点画、章法的技巧,而是看作者的胸襟、气质和道德修养。其实各种艺术和技能,都是为了让人正用和善用的,人们只有修心重德,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不断升华思想境界,才会展现出神采和神韵,也才能更好地利人。
画意天地
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博大的文化渊源,讲究神似,更讲究意境。所谓“意境”,指画家通过描绘人物、事物、场景,使欣赏者思想受到感染而产生共鸣,以正确的审美观和道德水准,领悟蕴含和昭示的深刻人生道理及宇宙意义的更高境界。
国画的意境,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磊落大方,光明祥和;第二种是高贵典雅,秀丽挺拔;第三种是恬静肃穆,深沉厚重。这三种正统的艺术风格历来为人们所赞赏,是作品必须达到的三种标准。如果作品在这基础上还包含有烟霞缥缈之气、忠义节烈之气、古朴典雅之气,那么这些作品都是非常珍贵的。
中国画讲究神韵和意境,作画者的品德、文化修养直接影响绘画品位的高低。唐代画圣吴道子被誉为“吴带当风”。他在长安兴善寺大同殿上画的五条龙,逼真传神。长安市民扶老携幼观赏、赞叹。作品内容意境高远,表现出的慈善、美好不仅丰富了画者创意的源泉,更净化了观赏者的心灵,令人心驰神往。“吴带当风”作为中国画术语,体现出作者高超画技和飘逸自若的独特风格,更体现出作者对美好境界的追求,摒除一切杂念的清净心境和专心作画的精神。他的画作使人升起对光明的渴望,善化人的心灵。
中国画在创作中强调书画同源,注重画家本人的人品及素养。在具体作品中讲求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如元代画家王冕一生以梅花的品格自勉,他作画意境的构成是画中题诗,诗中有画,意味隽永。他画的《墨梅》流传千古。中国国画的题材也很广泛,对于大自然生动的草木山川、云烟明海,都可赋予其精深的艺术内涵,那隐含在山水之中的民族气节和人们宽广胸襟的象征,被一代一代的画家传承着,上升为更广义的中华民族的气节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中国画讲究含蓄,只要心有灵犀,就能领悟意境感,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对作画者的要求,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法和完美无缺的构图,更要求创作者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古人画论中讲:“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中自然流露出一种正大光明之概。文如其人,画亦有然。”可见作画者的品德、文化修养直接影响绘画品位的高低,因此学画必先立德。
国画的意境能够使人超越具体、有限的物象和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国画不仅历史悠久,还是折射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面镜子,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