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科技文化·水运仪象台

中华传统文化·科技文化·水运仪象台

一种大型的用多种形式来反映及观测天体运行的仪器。在继承汉唐以来天文仪器制造成果的基础上,1088年苏颂、韩公廉等人制成。它利用一套齿轮系统在漏壶流水的推动下使仪器经常保持恒定的速度,和天体运动一致,既能演示天象,观测天象,又能计时报时。在《新仪象法要》书中有详细的描述。高36.65尺,宽21尺,是一座上狭下广的正方形木结构建筑物。上层放浑仪,用来观测日月星辰的位置;中层放浑象。有机械能使浑象的旋转周期同天球的周日运动一样;下层设木阁,木阁分五层,每层有门,每到一定时刻门中有木人出来报时。它是11世纪中国杰出的天文仪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体现了当时中国机械工程技术水平的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