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的宋明理学·“发展本心”·易简工夫
陆九渊所谓易简工夫,是说发明本心,其法简捷,易知易从,非于本体之外别立一种工夫。而他所谓的“易简”,乃对朱子泛观博览的“支离”而言。
全无杜撰
陆九渊曾多次强调“平生所说,未尝有一说”(《陆九渊集》,第449页)。“吾之学问与诸处异者,只是在我全无杜撰,虽千言万语,只是觉得他底在我不曾添一些。”(同上,第400页)陆氏之学源自孟子,孟子提出“四端”之说,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主张先立乎其大,提倡大丈夫精神,重视义利之辨,以及反对“道在迩而求诸远,道在易而求诸难”等等,此正是陆学的出发点。陆九渊说自己“全无杜撰”,“他底在我不曾添一些”,即主张要学习孟子的基本观点,毋须另起炉灶、炮制体系。他说:“某平时未尝立学规,但常说本上理会,有本自然有末。若全去末上理会,非惟无益。今既于本上有所知,可略略地顺风吹火,随时建立,但莫去起炉灶。”(《陆九渊集》,第457页)陆氏未尝告诉人们什么确切知识,他的思想的真正价值在于为治学者指示一种有深刻反省意义的方法。陆学的最大特色就在方法的简易。陆氏本人似乎无意建立一个独立的学派,但后世却有一个实际的陆学学派与朱学相抗衡,并在学界发生重大的影响。
千虚不博一实
文化的发展一代一代承袭,又一代一代开新,书籍作为文化的载体也就越来越多,尤其是中国汉唐以来经学的发展,注经之书汗牛充栋,歧说纷呈,这种情况使后代学者越来越难以承藉董理,而中国文化的精义难免要尘封在这故纸堆中了。陆九渊尖锐指出:“乱道之书成屋,今都滞在其间。”(《陆九渊集》,第453页)陆九渊以其宏力对诸儒说经“规矩”一切蔑弃,而对古圣相传的文化精神直接承当。他指点学者很有些禅宗棒喝之风:
“临川一学者初见,问曰:‘每日如何观书?’学者曰:‘守规矩。’欢然问曰:‘如何守规矩?’学者曰:‘伊川《易传》,胡氏《春秋》,上蔡《论语》,范氏《唐鉴》。’忽呵之曰:‘陋说!’良久复问曰:‘何者为规?’又顷问曰: ‘何者为矩?’学者但唯唯。次日复来,方对学者诵‘乾知太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一章,毕,乃言曰:‘乾文言云:大哉乾元;坤文言云:至哉坤元。圣人赞《易》,却是个“简易”字道了’。遍目学者曰:‘又却不是道难知也。’又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顾学者曰:‘这方唤作规矩。公昨日来道甚规矩!’”(《陆九渊集》,第429页)
一般学者治学往往喜好炫耀博识,鹜求新奇,陆九渊指出:“学者在知所好。此道甚淡,人多不知好之,只爱事骨董。”(同上,第455页)“君子之道,淡而不厌,淡味长,有滋味便是欲,人不爱淡,却只爱闹热。”(同上,第460页)陆九渊认为,古圣相传的道理朴实无华,不烦饰说,问题只在于如何体之于心,见之于行,而不在空发议论,因而他把“朴实”与“议论”对立起来。他说:“今天下学者唯两途,一途朴实,一途议论。”(同上,第489页)他以为,学者通病在好发议论,而议论饰说就会失掉“朴实”之真。因而凡有议论者,他便说:“此是虚论。”或者说:“此是时文之见。”在他看来,道不远人,“道理只眼前道理,虽见到圣人田地,亦只是眼前道理。”(同上,第395页)此道人所共由,非甚高难行之事,愚夫愚妇,皆可与知,他最为不满的是那些讲学先生,妄意杜撰道理,且自神其说:“最大害事,名为讲学,其实乃物欲之大者,邪说诬民,充塞仁义。”(同上,第67页)陆九渊认为闲言害道,他平素教育学生“不得闲说话”,以免养成“以辞为胜”的毛病。他指出:“古人精神不闲用,不做则已,一做便不徒然,所以做得事成。”(同上,第468页)他强调做学问要求实,他说:“千虚不博一实,吾平生学问无他,只是一实。”(同上,第399页)他所说的“实”是“实理”,“实事”,“实德”,“实行”,主要是指存心养性的心性修养和人伦日用的道德践履,也包括对社会实际的历练。因为陆学不须像朱学那样殚精竭虑在读书考索上下功夫,因而心性意志的修养锻炼较为得力。陆九渊提出“激励奋迅,冲决罗网,焚烧荆棘,荡夷汙泽”。 表明他在心性功夫上很有一种勇猛精进的精神。因而陆学学者在操行方面多持守可观,并且有精力做好社会的实际事务。这是陆学的优点,即在朱熹本人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多次指出陆门学者多践履之士,能卓然自立。
但陆学也有其缺点,虽然陆九渊本人认为“学者大病,在于师心自用”(《陆九渊集》,第36页),但由于他沉溺于“本心”之说,因而难免主观自是,师心自用,如他说:“我无事时,只似一个全无知无能底人。及事至方出来,又却似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之人。”(同上,第455页)此语未免虚骄夸大。此外,陆学提倡闭目涵养,静坐体认,迹近坐禅。他的学生詹阜民有如下记述:
“先生谓曰:‘学者能常闭目亦佳。’某因此无事则安坐瞑目,用力操存,夜以继日,如此者半月,一日下楼,忽觉此心已复澄莹中立,窃异之,遂见先生。先生目逆而视之曰:‘此理已显也。’某问先生:‘何以知之?’曰:‘占之眸子而已。’因谓某:‘道果在迩乎?’某曰:‘然。昔者尝以南轩张先生所类洙泗言仁书考察之,终不知仁,今始解矣。’”(《陆九渊集》,第471页)
这很有些神秘虚妄的成分,但此种虚妄性,不独陆学为然,凡为理学,皆所难免。
总括言之,陆学的观点与方法都很有特色,但其学术内容,无大可称述者。陆学之所以能与朱学相抗衡,并长期影响于后世,恐怕与中国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关。此点我们留待后面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