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以养德

俭以养德

克勤克俭,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修身齐家治国的传统美德之一。《尚书》说:“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左传》引古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周易》提出“俭德辟难”。古人认为能否做到勤俭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勤俭有助于防患于未然,不可轻忽。可见,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非常重视勤俭。

俭以治国

《尚书·大禹谟》中的“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意思是在国事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古代开明之君都是这样做的。尧、舜、禹对天下大事都是尽心尽力,尧看到有人挨饿受冻认为是自己的过错;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们拥有天下,生活却十分俭朴,经常穿着粗布衣裳,吃粗米饭,喝野菜汤,为天下人做出崇尚俭德的表率。

在先秦诸子之中,墨子以乐于过类似苦行僧的生活而闻名。他反对骄奢淫逸、靡费财务,提倡节俭。墨子说:“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唐代大诗人李商隐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所以中国历代有作为的皇帝都十分重视节俭,这也是今人应该遵从的一种美德。

南朝宋的开国国君刘裕,年轻时家境清寒,为生活不得不出外谋生。刘裕辞别家人,穿上新婚妻子亲手缝制的粗布衫裤,到新洲帮人收割芦苇以换口饭吃。一连数天,顶着太阳挥汗工作,新的衣裳很快就破烂不堪,辛苦赚来的血汗钱也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后来,刘裕穿着这身破衣投身军旅,凭着战功,得到晋升,之后当上了南朝宋的皇帝。

刘裕登上皇位后,并没有忘记年轻时的贫寒日子,他将破烂的粗布衫裤收藏起来,并常告诫子孙说:“我保存这套粗布衣裤,就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当年。后代子孙如果有奢侈不知节俭者,一定要家法严惩。”由于刘裕带头崇尚俭朴,使得东晋以来浮夸奢侈的社会风气得以改变。

宋孝宗赵昚是南宋第二位皇帝,他以身作则,崇尚节俭,史称宋孝宗“性恭俭”,就是恭谨俭约的意思。宋孝宗在即位之初,日常生活的花费很少,常穿旧衣服,不大兴土木。平时也很少赏赐大臣,宫中的收入多年都没有动用,以至于穿钱币的绳索都腐烂了。

宋孝宗说:“我在其他方面没有太大的作为,只是能够节俭。”他经常告诫身边的士大夫:“士大夫是风俗的表率,应该修养自己的德行,以教化风俗。”宋高宗称赞他“勤俭过于古帝王”。

宋孝宗崇尚节俭,励精图治,使南宋出现了“乾淳之治”的小康局面。

俭以养德

诸葛亮在《诫子文》中提到“俭以养德”。节俭首先需要节制自己的欲望和贪念,这样才能保持节操,培养德行,所以自古有德之士莫不推崇“俭以养德”。《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中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意思是: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所以更不可以不节俭。

晏婴是春秋时齐国的名相,也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辅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四十余年,堪称是“三朝元老”。

晏婴虽然身居相国的高位,生活却非常俭朴,一件狐皮袍子一穿就是三十年,不仅自己不讲究吃穿,还严格要求家人不穿丝绸,不戴昂贵首饰。齐景公十分器重晏婴,多次封赏,但都被他拒绝。晏子认为,上位者应该以身作则,才能领导百姓,改善社会风气。

齐景公看晏子住的地方靠近市集,地势低洼、潮湿狭小、脏乱嘈杂、尘土飞扬,不是一个良好的住所,便想帮他换一所干爽安静的新屋。晏子不肯接受,委婉地辞谢,说:“我的祖先世代居住在这里,我还担心才德不足,没有资格继承这所房屋,因此能住在这里我已经很满足了。而且这里靠近市场,早晚出去买东西都很方便,又可以多了解民情,实在不敢再劳烦君王为我另建新屋。”

齐景公听了,笑着问:“你住在市场边,一定知道什么东西贵?什么东西便宜了?”当时,景公喜怒无常,滥用刑罚,被砍断腿和脚的犯人很多,因此市场便有了专门卖假腿义肢的商人。晏子想借机劝谏景公,便说:“假腿贵,鞋子比较便宜。”景公一听,有如当头棒喝,从此减轻刑罚。

晏子以高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崇尚节俭,反对奢华,对后世影响极大。司马迁非常推崇他,发出了“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的由衷赞叹(管仲以奢华名世,提晏子节俭时,与管仲比,似乎不太合适!)。孔子也称赞他:“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辽圣宗时期的张俭,举进士第一。个性端正诚实,生活俭朴,穿的是粗布衣,吃饭只求填饱肚子,不讲究色香味。有一年冬天,天气严寒,他在便殿奏事,兴宗见他穿的衣袍十分破旧,就密令身边的侍卫,悄悄地用火夹在他的衣服上穿洞做记号。一年四季,张俭都穿着这件旧袍上朝,不曾换新。兴宗十分感动,问张俭原因。张俭回答说:“这件袍子我已经穿了三十年了,现在还能穿,何必换新呢?”当时的人生活奢靡,不知节俭,张俭在相位二十余年,注意清廉俭朴,以身作则,社会风气因而逐渐改善。

宋仁宗时的张文节,虽位居宰相,俸禄不少,但生活节俭。别人讥笑他沽名钓誉,他也不在意。亲友规劝他要稍微随俗一些,张文节叹气说:“我现在的薪俸,即使全家锦衣玉食,还办不到?只是从节俭到奢侈容易,从奢侈回到节俭很困难。我现在的薪俸哪能永久?生命哪能长存呢?一旦有了变化,家人已经习惯奢侈,不能立刻回到节俭,一定会失去生活依靠。倒不如不管我做不做官,活着或死了,家人的生活永远保持不变呢!”

俭德辟难

《周易·否》中的“君子以俭德辟难”,大意是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这句话一方面是阐明俭朴的德行能够防止奢靡腐化等行为;另一方面,在面临危险的时候,具备俭朴的德行有助于克服危险。《周易》一书非常具有辩证思维,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顺与不顺、通与不通之时。不顺不通就要修身养德,不能过分彰显自己,这样才能渡过难关。

叔向是晋国的贵族,因为拥戴晋侯有功,所以受到晋侯的器重,有一天他去见晋国的上卿韩起,韩起就向他抱怨自己的困境,叔向听了之后反而向他恭喜,这让韩起很不能接受。韩起说:“我有卿的名号,却没有卿的待遇,以我目前的财力,是没办法跟卿大夫们应酬交往的,所以我很困扰,而你却恭喜我,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叔向说:“从前我们晋国也有一位上卿名叫栾书,他连一个上大夫的俸禄都比不上,家里祭祀的器具也不齐全,他却能弘扬美德,遵守法制,使他扬名于诸侯之间,诸侯们都愿意亲近他,戎、狄等外邦顺服他,他把晋国治理得有条不紊。虽然他把晋厉公杀了,但是没有人指责他,反而赦免了他的罪。他的儿子骄纵奢侈,贪赃枉法,本来应该受到国法的制裁,但是因为晋人感念他的恩泽,所以最后让他的儿子全身以终。他的孙子,不再学他父亲的行为,而想学习祖父﹙栾书﹚的行为,却落得一个流亡国外的下场,并不是他有什么重大的罪行,只是受他父亲的拖累。”

“还有一位名叫郄﹙音‘细’﹚至的,他的财富几乎是晋国公室的半数,三军中有一半的将领是他的家族,靠着财富和恩宠,在晋国过着骄奢的生活,结果郄至陈尸在朝堂之上,他的家族也在绛这个地方被消灭。想想看,他们郄家出了五位大夫、三位卿相,是何等的显赫,却在一日之间全被杀光,而没有一个晋人感到悲伤,为什么呢?就是他们为富不仁,贵而无德,因此有这样的灾难。现在你有栾书一样贫困的环境,正是你建立美德的机会,所以我才向你恭喜,如果你只担心没有财富,而不担心建立德行,那么我连吊丧都来不及了,哪还有恭贺你的时间。”

韩起听了之后,立即叩首下拜说:“如果不是你,我将会走上死亡之途,而且我的家族也会受到伤害,所以你不但是我的救命恩人,也是我们家族的恩人呀!”

可见,节俭是关系到身家性命的大事。所以,古人经常用“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来训诫子孙。人想过好日子本无可厚非,但是过于奢华是不可取的,而且人对物欲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商纣王用了一双象牙筷子,他的臣子就要逃走,原因是他看到了纣王的贪欲一发将不可遏止。所以,节俭有助于抑制过分的欲望,是古代君子推崇的一种美德。

在这样的道德基础上,古人有很多节俭度日、轻财重德的典范故事。北宋范仲淹幼时家贫,在醴泉寺求学时,靠啖粥苦读考中进士。他为官后生活仍然十分俭朴。尽管他后来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薪高禄厚,仍是衣仅求温,食仅求饱,终其一生,也未建一座像样的宅第。他的俸禄,大多用来周济寒士贫民。

与范仲淹同时代的司马光,为官四十余载,位至尚书佐仆射兼门下侍郎(宰相),他却“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纯帛”,平时布衣素食,十分俭朴。除了薪俸之外,从不收取非分之财。司马光的宅第简陋,仅可蔽风雨。由于夏日酷热难当,司马光便在家中挖地丈余,以砖砌成地室以避暑,被京城戏称为“王家钻天,司马入地”。由于他的俸禄多用于救助亲友,为官多年只有薄田三顷,妻子死后,无钱安葬,只好卖地以置棺。他“典地葬妻”的故事一直被传颂至今。

《训俭示康》一文就是司马光为告诫儿子司马康崇尚节俭而写的。文章中司马光用自己、古人和本朝人的事迹为例阐明:历行节俭就能直道而行,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奢侈豪靡则会招致灾祸,败家丧身。司马光的儿子,在他言传身教的影响下,都为人廉洁,生活俭朴;即使外人不认识,但是仅凭言行举止,就知道是司马光家中的人。

俭以爱民

古人不仅把节俭作为修身养德的重要美德,还在实践中以身作则,节俭爱民,造福于黎民百姓和国家社稷。

被史家称为晋朝第一良吏的吴隐之,一生坚守德行节操,清正廉洁、勤政爱民,位至光禄大夫。

吴隐之家中贫困,每天粗茶淡饭,但他从来不吃不该自己得到的粮食。尚书令谢石曾经请吴隐之做卫将军主簿。吴隐之要嫁女儿时,谢石知道他贫寒朴素,嫁女儿一定会草率从事,陪嫁很少,于是命令挪用厨账帮助吴隐之为女儿操办婚事。谢石的使者到吴隐之家后,发现婢女正牵了狗要出去卖,除此之外没有筹办一点陪嫁。

吴隐之后来被召入朝廷,历任中书侍郎、国子博士、散骑常侍、著作郎、御史中丞等职,虽然身居高位,但他始终保持清廉俭朴的操守。家中冬天没有被盖,有一次洗了衣服,只有身披棉絮以御寒,日常依旧辛苦劳作,同贫寒百姓没什么两样。在郡中做官时,其妻子还要自己去背柴草。而他将自己所得的俸禄全部分给了需要救济的亲戚族人。

当时广州岭南一带依山靠海,奇珍异宝极多,一箱珍宝就可以供几代人享乐,但那里瘴气泛滥,百姓困苦不堪,没人愿意去做官,派去的官吏也大多只顾自己贪污敛财,不管百姓死活。朝廷想革除岭南的弊病,于是在隆安年间,将吴隐之派往广州,任其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兼平越中郎将。

离广州二十里远的地方叫石门,这里有泉水叫贪泉,喝后会让人贪得无厌。吴隐之到广州后,对他的亲人说:“不见泉水也会有贪念,关键在于能够保持自己的心志不乱,到了这里会使人丧失清白的原因我知道了。”于是来到贪泉边,舀起水来喝了下去,并赋诗道:“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意思是,人们说喝了这里的水会让人贪图金银财宝,但我想假如让伯夷和叔齐这样的高洁之士喝了,始终也不会改变他们的操守的。吴隐之借此也是表明了自己坚守清白的决心。

吴隐之在广州更加砥砺自己清正的节操。日常吃的是青菜和干鱼,幔帐、器用和服装都让外库代为办理。有人说他这样是不是太做作了,可他始终不为所动。有手下人给他送鱼时,总是剔除骨刺只留鱼肉,吴隐之觉察到他的用意后,责罚并开除了他。

吴隐之在任期间,广州改观很大,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元兴初年,皇帝下诏说:“孝顺的行为笃行于家门之内,清正的节操砥砺于风霜之中,这实在是不容易做到的,而又是君子最美好的德行。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吴隐之孝顺友悌超过常人,俸禄分给九族,自己却清廉俭朴,节俭到以干鱼为食。他身处物欲之地,而能不改变操守,享有镂金之富,而家人却不更换服饰。他革除奢侈务求节俭,令南域改观,朕嘉奖他,可以进封称号为前将军,赏钱五十万,粮食一千斛。”

史书中赞曰:“吴隐之酌水以励精,晋代良能,此焉为最。”称赞他是晋朝第一良吏。唐朝的王勃在名篇《滕王阁诗序》中赞叹道“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意为像吴隐之这样清正廉洁的人,即使喝了贪泉之水也不会变得贪浊;后人为了纪念吴隐之,在当地立了一块“贪泉碑”。明朝时还建有吴隐之祠,门上有匾“清风万古”,对联曰:“清拟夷齐,百世闻风顽懦起;绩留岭海,一诗厉操士民思。”

义熙八年,吴隐之告老请求退休,皇帝下诏准许,封赏优厚,授其为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赐钱十万、米三百斛。去世后,追赠其为左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

吴隐之一生坚守清正不贪、节俭朴素的操守,是位有德有为的官员,他屡次受到朝廷褒奖,常常受到皇帝优厚的赏赐和显贵的赠封,当时的清正廉洁之士都以他为荣,他的两个儿子及孙子也都继承了他的遗风,很有德行。他的德行足可以垂范后世,不论是做官还是立身做人都需要这些美德。

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提倡并保持下来的传统美德,影响着所有中国人的行为。在物质财富相对丰富的今天,戒奢从俭仍是值得我们崇尚的道德修养。节俭,有助于一个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也是一个人事业有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有的人片面提倡消费,把物欲横流视为天经地义,引诱着越来越多的人不自觉的奢侈和浪费,甚至堕落为贪污受贿的犯罪分子。所以,我们更应该培养好节俭这一美德。节俭的人,无欲无求,于己无愧,不为物欲所羁绊。很难想象,一个穷奢极欲、挥金如土的人会有崇高的理想和吃苦的精神。纵观古今,凡是留名青史的人,都是拥有节俭这一种崇高美德。

经济越发展,我们越有责任继承克勤克俭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不仅是对有限资源的珍惜,更是我们养心育德的需要,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会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