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儒学政治的基本理念·政治原本人性

儒学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儒学政治的基本理念·政治原本人性

人性论是先秦诸子政治文化的起点和基础。对人性的不同理解导致对政治人格、政治社会秩序、政治行为规范、政治方式方略的不同设计。儒家是从人与禽兽的区别与分离的角度揭示人类的类属性的。孟子讲:“人生而有良知良能,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见《孟子·告子上》)这四心,也就是人区别于禽兽的四种属性:仁、义、礼、智。这四种属性的核心是仁与义,礼不是仁义的具体表达形式,智则是对两者的明辨与觉悟(见《孟子·离娄上》)。

仁与义在孔孟思想中有不同的含义。孔子的仁包括三层关系结构:一是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的每个成员,只要“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都可以实践仁(见《论语·颜渊》)。也就是把礼这种秩序规定内化为人的心理结构,化为人的主观自觉意识;二是人与人的关系。这里所说的人指贵族或治人者,人与人的关系指统治集团内部即贵族之间和其成员之间的人伦关系。孔子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上)贵族集团内部建立亲和,彼此相互着想、相互承担责任的关系。三是人与民的关系。即贵族统治者对庶民百姓要“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通过恤民、惠民、义民、博施以济众,建立一种人民相恤的事功关系。孟子的仁则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种良知良能,即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尽管孔孟对仁的解释各异,但儒家所揭示的仁的本质和精神则是共同的,仁的本质是由血亲之情而放大的同情心和爱心。孔子讲“爱人”,孟子讲“亲亲,仁也”,都是对仁的最本质说明。义是人的行为准则。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同上)义是君子的行为准则,是君子区别小人的根本标志。孟子的义是一种“羞恶之心”。孟子讲,人能做到没有穿洞跳墙的想法,能做到不受人轻视,那无论做什么事都符合义(《孟子·尽心下》)。从正面讲,“敬长,义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离娄上》),如果哪个人的行为能赢得人们像弟弟对兄长那样的尊重和评价,那么这个人的行为就符合义。反之,其行为就不符合义。孟子所说的义的本质是尊重,是“人之正路”,天下之达道。

宰予,字子我,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以“言语”著称。

在传统的小农社会,仁与义的实现具有政治意义。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尤其是贵族成员,能以仁爱之心对人,并以自己的仁爱之情感染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僚、邻里,那么社会就会形成以仁爱之情织成的和谐的互相提携、关照的人际群。每个人都以实现仁为己任,从而由于实现程度不同形成一个个大小范围不等的人伦圈。这种人伦圈彼此感应,那么仁爱的和谐的士风、民风、社会风气就会形成。人人通过自我实践仁而实现了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固。对统治者而言,如果自身能以仁爱之心待人从政,那么同样在他的周围就会形成亲疏远近的情感圈,其情感圈越大,能获得别人的拥戴、协助就越多,其权威也就越大。以统治者自身的仁德而形成的亲和力不仅能消除统治集团或贵族集团内部的离心倾向和争权夺利的贪欲,而且也缓和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对立,从而事实上放大了统治权力的影响力。在传统的小农社会,一个人能否赢得别人的尊重是极其重要的。受别人尊重,说话就算数,就有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就有了权威。尊重与权威是统一的。因此,能否做到义,关系到能否在社会上立住脚,在别人的心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作为统治者,如果其行为能赢得臣民的尊重、也就赢得了人心,赢得了统治。

在儒家看来,仁与义不仅具有亲和人伦和调节社会关系的政治功能,而且其本身也就是政治要达到的目的。孔子说:“政者,正也。”(《论语·颜渊》)政治的“政”就是为社会立规矩、做样子,而符合人性的规矩和样子就是仁和义。仁义也就是政道。所以,从本质上说,政治的过程也就是实现人性的过程。政治行为的取舍、政治制度的创制,政治关系的建构都应依据仁义来进行。人性原则确定了儒家政治文化的基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