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中的“老状元”
科举考试是一付麻醉剂,功名利禄只是诱饵,它使许多有志之士在故纸堆中历尽辛酸,耗掉一生青春岁月,最后一无所获,留下终生遗憾。
《坚瓠补集》卷二中有一首“老状元词”,专写老状元之“老”:“三百名中第一人,宫花斜插二毛侵,丹墀独对三千字,阊阖惊看五色云。袍簇锦带横金玉,引领群仙谢紫宸。时人莫讶登科晚,自古龙头属老成”。头上虽已“二毛”(花白头发)侵,但中了状元,仍被认为是无限荣耀。其实,老年中状元,总有许多人生的辛酸,科举时代,进士科考试并无年龄限制,在唐宋时期,只要经地方政府考察合格,以举子发解,就可到京城参加会试。明清时代,要先依次取得秀才,举人资格,才可以参加会试。如果在青年、中年时已经取得会试资格,到了老年才得以高中,这期间必然有着许多次名落孙山的挫折,如果直到老年才取得会试的资格,那么,在为取得这一资格的过程中,必要饱尝许多次失败的痛苦,岁月蹉跎,历经辛苦,最后考上状元,也已经无所做为了。
能够查到确切年龄的老状元,应首推唐代的尹枢。他久困场屋,一直考到七十多岁,才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毛遂自荐,成了状元。南宋绍兴八年,福州人陈修中了探花,虽非状元,却也进入“三鼎甲”之列。唱名的时候,那满头白发引起了宋高宗的注意,便特地问道:“卿年几何?”他回答说:“臣年七十三岁”。高宗又问:“卿有几子”?他十分难为情地说:“臣尚未娶”。高宗动了恻隐之心,立即把一个姓施的年轻宫女赐给他做妻子,并赠送了很多嫁妆。这件事,时人即视为笑柄,编了打油诗说:“新人若问郎年几?五十年前二十三”(见《宋稗类钞·科名》18)清代康熙年间,著名学者姜宸英中探花时,也是七十三岁。嘉庆年间,又有个杭州人王严,以八十高龄会试中试,但未来得及殿试就死了。
老年中状元、往往会闹出许多人情世故的笑话来。明代曾彦,六十多岁中状元,喜报发出以后,有人听说状元已是耳顺之年,便嘲笑说:“状元原来是个瞌睡汉”。明代还有一个叫陈峤的人,年过六十,只考上个进士。他这一大把年纪,却凭着新进士的荣耀,娶了一个老儒生的女儿。新婚之夜闹洞房,陈峤面对老夫少妻作诗解嘲道:“彭祖尚闻年八百,陈峤犹是小孩儿”。六十多岁还强作欢颜自称自己是小孩儿,企图弥补在科考中消失的青春。明代万历年间,有个许士扬,年轻时和一个叫张以成的同时考上举人,互称“同年”,算是平辈。张以成的儿子张安磐也就称许士扬为“年伯”。后来,张安磐的儿子又和已经年老的许士扬同时考上进士,两人又成了“同年”。于是,许士扬又只好称呼当年以自己为年伯的张安磐为“年伯”,当时传为一大笑话。
还有一些有志之士,在考试中浪费了时光,未能有所作为。南宋著名爱国词和政论家陈亮,直到五十岁才有机会考中进士,成了状元,但被授予官职还没来得及上任,就因病去世了。
也有一些人读书人,迷恋功名,一次次应考,又一次次落榜,一直考到无力再进考场,真所谓“青春作赋,皓首穷经”,即便成了状元,也没有任何用处了。清代有个上海人番襄,十三岁就中了秀才,此后,由贡生当了教官,致仕以后,到了七十多岁,忽然重新从秀才考起,一直考到八十三岁尚未中试,却仍不罢休。他说,我这一辈子自然没有希望,却希望借此留下“慧根”,来生好早点飞黄腾达。还有年龄更大的。康熙十四年,广东贡生黄章在顺天考举人,年已百岁,入场时,由他曾孙打着灯笼带路,灯笼上还特地写上“百岁观场”四个大字。乾隆年间,番禺(今广州)王健寒,以九十九岁高龄参加秀才考试,使得考官大吃一惊。还有一个叫谢启祚的老童生,八十九岁开始乡试,直到九十八岁才考中,并且说这是为老秀才们争一口气。他考中以后,作《老女出嫁诗》,以出嫁比喻中举:“行年九十八,出嫁不胜羞,照镜花生靥,持梳雪满头。自知真处子,人笑老风流。寄语青春女,休夸早好逑”。真是太希奇了。他一百零二岁时,乾隆皇帝特授一个翰林院编修。到一百十六岁,他又从广东到北京参加会试,仍未考中。(参《清稗类钞·老年科名》)
科举考试使许多人精神变形,价值丧失、甚至到发狂的地步。明代的唐皋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官,也是一位老年状元。曾作《劝世歌》一首,表达了老状元们的悔恨:“人生七十古来少,先除少年后除老,中间光景不多时,更有炎凉与烦恼。朝里有官做不尽,世口钱多赚不了。官大钱多转忧多,落得自家头白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