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中国的白银风潮

旧中国的白银风潮

1934—1935年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国内通货紧缩,物价下降,金融恐慌,国民党统治区商店、银行、钱庄大批倒闭。这次猛烈风潮导致一次重大的币制改革,引发出许多问题,后人称之为白银风潮。

白银风潮是由美国高价收购白银,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引起的。1934年2月,美国政府成立《金法案》减少美元含金量59.06%,将美元所含纯金量由原来一盎司含20.67美改为35美元,使通货由紧缩转而膨胀,以贬值来刺激出口。1933年4月美国放弃金本位。美国的白银集团认为黄金价格提高,银价必定低落,一再对政府施加压力。6月19日国会通过《购银法案》,扩大在国内和国外同时购买白银作为货币准备基金,当时基金构成金为75%。银为25%。1934年8月到1935年6月底止,收购的白银合计达4.37亿盎司。美国收购白银的法案,引起世界白银市场价格猛涨。在中国,银既是通货,又是货币本位,因此,银价猛涨首当其冲的是用银国中国,大量白银开始外流。从上海运银至伦敦或纽约出售,按外汇率折算成本,加上关税和水脚等费用,至少可得50%以上的纯收益。外国在沪银行就成为运银出口的急先锋。它们把大量库存白银装运出口,减少了白银在上海的投放,减少了对国际贸易的贷款,直接或间接影响我国商品的生产和出口。

白银大量出口引发银根骤然紧缩,随之而来的是利率高昂。最能反映银根松紧持是银元1000元的日息,即旧时所称的银拆。1934年1月,上海金融业同业拆款的最高日银拆每千元每天是0.09元,而到1935年1月就高至每千元每天0.55元。银元的利率高昂,引发那些钞票持有者纷纷向银行兑现银元,而一向靠银行贷款的工商业户,既借不到新贷,又不能还清旧债,资金周转不灵,不得不停业、清理和倒闭。工商企业倒闭又影响金融业倒帐和呆帐,那些资力薄弱的银行、钱庄也就面临倒闭和歇业的命运。

通货呆滞和信用紧缩,金融市场上资金的需求大于供给,人们都想脱售手中的货物使货币回笼,引起物价继续下跌,工商业倒闭之风也就越刮越猛。上海31家民族资本纱厂停工的有8家,33家丝厂停工的达28家,面粉厂开工的只有14家,不到原有厂数的一半。商店倒闭的多达521家,原先最繁华的南京路,很多店铺挂起大廉价、大拍卖的旗帜,卖价往往低于进价。同样,金融业也受到打击,1935年一年中,上海民族资本银行倒闭、停业的达12家,为全市银行总数67家的177.9%;另有4家虽未倒闭,但也不能独立生存,只得允许官股加入,成为官商合办的银行。钱庄从这年的春节到端午节的短短几个月中倒闭了11家。因此,白银风潮酿成了 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直接冲击了各行各业,通使国民党政府不得不实行货币制度的改革。

1934—1935年间的白银风潮,造成了通货紧缩经济萧条的严重后果,它使人们认识到银本位制势必受世界白银市场价格巨大变动的冲击。因此,要有效地制止白银外流,必须取缔外汇投机,实行征收白银出口税,才能维持银本位制。遗憾的是当时的外汇业务操纵在外国银行手中,而执政者也一直没有采取果断有效的行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