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主导型”产业受阻

“出口主导型”产业受阻

长期以来,日本以“贸易立国”作为基本国策,因此,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出口主导型”产业结构,它的突出表现是:(1)出口产品集中。名列前茅的30种大宗出口商品和名列前茅的10种大宗出口商品的出口额,分别占总出口额的70%和50%。(2)出口企业集中。名列前茅的30家出口大公司的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60%。但是,迄今为止,日、美、欧之间出现过高一阵低一阵的贸易摩擦,各国为争夺世界市场商品销售份额,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日本的出口主导型产业陷入了困境。

从80年代中期起,一股强劲的经济集团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正在国际上兴起。美国早在1984年就把里根政府所提出的通称为“小马歇尔计划”的《加勒比海地区构想》以法律形式付诸实施。形成了双边特惠贸易协定;1985年6月同以色列签订了双边自由贸易区协定;1988年1月同加拿大签订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浓厚的综合贸易法案经过里根总统签署之后从1988年8月23日起开始生效;美国贸易代表局首席代表威廉·布洛克所提出的美国同东盟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也已进入了具体化阶段。

现在,除英国以外的欧洲共同体的11个成员国对日本的108种商品的进口实行限制。欧洲共同体对从日本进口的复印机、印刷机、电子打字机和精密滚珠轴承等9种商品课征反倾销关税,并正在对日本的半导体、汽车电话、录像机和电子灶等8种商品是否也属于倾销商品一事进行调查,而且还准备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来对付欧洲共同体认为属于进行倾销和变相倾销的日本厂商。

1992年欧洲共同体实现更高一级的一体化,日本货进入西欧势必碰到更大的阻力。

面对上述形势,日本当然不能无动于衷。在中曾根唐弘任首相期间,日本曾提出过一个“亚洲和太平洋经济与文化论坛设想”同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磋商过,并得到了苏哈托的赞同。1988年6月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对日本报界公开表示,为了钳制美国和西欧的贸易保护主义,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西太平洋自由贸易圈是有益的。

很明显,美国所搞的双边自由贸易区和贸易协定矛头主要是针对日本和西欧,而欧洲共同体所搞的更高一级的一体化则矛头主要是针对美国和日本,日本拟议中的自由贸易区(倘使能搞成功)也将主要是对付美国和西欧的。三者斗争的中心是争夺在国际市场上的商品销售份额。

既要不使自己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之中,又要保住并扩大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份额,这将是日本面临的挑战。

日本“出口主导型”产业遭受欧、美各国的阻挠而出现的贸易战,说明由于垄断资本追逐高额利润,极大扩大生产,而广大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相对缩小,资本主义的市场问题日益严重,为夺取国外销售市场,贸易战将愈来愈激烈,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将会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