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灵鹫禅寺(其一)·[宋]杨万里》原文与赏析

[宋]杨万里

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终夜鸣。

流到前溪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

杨万里的《宿灵鹫禅寺》两首。这里录其一首,此诗借景明理,理在景外。

寺外夜色迷濛,阒无人迹。泉人顺着弯弯曲曲的小溪匆匆流过,发出淅淅沥沥的声音。夜宿在灵鹫禅寺的诗人,起初怀疑是下雨了。清晨推门一看,晴空万里,原来是山泉叮咚作响,彻夜而鸣。无独有偶,明代理学家王阳明后来漫游庐山时也曾留诗一首:“昨夜月明山顶宿,隐隐雷声在山麓。晓来却问山下人,风雨三更卷茅屋。”看来,山里的声音容易给人错觉。到此,诗人笔锋一转,借景抒情,理随景现。我们仿佛看见诗人沿着山道缓缓而行,不知不觉来到山下。眼前水路宽平,四野寂然,作者不禁有感而发:“流到前溪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末句一个“做”字,尽现装腔作势之态。周汝昌认为,诗人意在讽刺当时的士大夫,未做官时高谈阔论,大有扭转乾坤之术,一旦有了地位,依然和其他官僚一样,了无建树。沿波讨源,知人论世,此说不是没有根据的。

不过,掩卷沉思,我们能悟出一种更为深刻的哲理。世界上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山泉之所以“终夜鸣”,是因为山溪崎岖,古岩嶙峋,流水受阻,击石而呜。一旦进入平地,静静流淌,自然也就“半无语”了。全篇无一字言理,理出象外,尽在不言之中。古人有把时间比作流水的说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泉水从山内流出山外,我们不是很自然地联想到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吗?一件事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其表现形式是不同的;一个人随着环境和自身地位的变化,思想也会进退起伏。因此,我们观察问题只有实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能把握住问题的实质,不致于被表象所迷惑。

这首诗音韵和谐,语约意丰,值得反复吟诵和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