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文公上方·[唐]杜甫》原文与赏析

[唐]杜甫

野寺隐乔木,山僧高下居。

石门日色异,绛气横扶疏。

窈窕入风磴,长芦纷卷舒。

庭前猛虎卧,遂得文公庐。

俯视万家邑,烟尘对阶除。

吾师雨花外,不下十年余。

长者自布金,禅龛只晏如。

大珠脱玷翳,白月当空虚。

甫也南北人,芜蔓少耘锄。

久遭酒污,何事忝簪裾?

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

愿闻第一义,回向心地初。

金篦刮眼膜,价重百车渠。

无生有汲引,兹理傥吹嘘。

这首诗写于代宗宝应元年(762)。按照孔子的说法,杜甫此时已经是知天命的年龄了。表面看,诗人拜谒文公,似有“逃虚出尘之想”。其实不然,少陵“虽流离颠沛之中,而忠君爱国之意,犹然不释,至死未改。”只是,杜甫直道而行,才华横溢,但贤才不遇,“上为权奸之所阻抑,下为机巧只所排挤”,一生坎坷,空有一腔热血。此诗名为求道解悟,实则反映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表现了作者孤独失望的情绪。用心品鉴,乃知其深意见于言外。

全诗可以分为三段。前八句是第一段,首言上方景物。诗人采用由远及近的表现手法,把静止的画面变成动态的过程。“野寺隐乔木”是远眺,遥遥望去,僧房层叠,散处于其内。近至山门,日映霞光,紫气升腾,石梯凌风,藤萝卷舒,感觉非凡的气势。“庭前猛虎卧”,可谓特写。诗人笔墨所至,读者亦步亦趋,恍入仙境。“俯视万家邑”至“白月当空虚”是第二段,极写文公道法之高深。在耸入云霄的上方寺内,文公说法之外,久不下接尘世,而布金自至,其佛果可知。诗人此兴寓意,盛赞文公禅心澄徹,如大珠之脱玷翳,如白月之照太虚,已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末尾十二句是第三段,叙来谒之意。一是自责,悔过去世谛纠缠,诗酒为障,致使心地荒秽。二是求道,欲向文公叩安心法,去外来之蔽,开本性之觉。诗人多用佛典,借道禅以解一时气闷,并非真要出世。

“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是全篇中颇有哲理性的诗句。寻根索源,明代王嗣奭认为,此乃袭庄列用语。就其字面意义理解,“王侯”是指封建社会高贵的爵位,“蝼蚁”是指低贱的蝼蛄和蚂蚁,本是完全相反的两极,其间有天壤之别,然而两者却有着完全一样的归宿——“同尽随丘墟”。在逃禅者看来,既然万物一死,谁也无法避免,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最终都将化为尘埃随风飘浮,那生前的追逐、抗争、拼搏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幻灭。杜甫并非逃禅者,从诗中特定的环境看,他是说自己不要耽于世俗的种种纠缠,因报国无门而太看重成败荣辱。“愿闻第一义,回向心地初”,借此聊以自慰。其实,从他一生的实践看,诗人是竭力主张入世的。不过,后人引用“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大都是把它当作警世恒言,从积极的方面领悟它对人生的启示。诚然,人不分贵贱贫富终极一死,这个最后的结局谁也无法改变;但是,如何安排自己的一生,走上什么样的生活道路,却不是不可以选择,人的全部价值正是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形成的。在这两句诗中倘若我们能及早地意识到,从自己在世界上诞生的那天起,死亡的过程便已开始,不是迫使我们以更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一瞬间吗?它带给读者的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对生命的珍爱。古人曰:“志士惜年,贤人惜月,圣人惜时。”我们要把握住当前的分分秒秒,去创造辉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