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形象,而不是概念;美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怡悦和享受,而不是抽象的理论思考。我们读《红楼梦》,读一些著名的小说,谁不是全身心地沉浸在里面,如醉如痴,如蜜蜂般扑在花粉上面, 而忘记了这是采粉酿蜜, 忘记了其它的一切呢?
然而, 虽然这样,如果我们能够对我们的审美享受进行一番反省和沉思,再用理论的光芒来照耀它一下,让它的美对我们来说, 不仅是直观性的, 而且是经过有意识的开掘和咀嚼的;不仅是印象式的,而且能够彻里彻外展示它全部的丰富性和多义性;这时,我们所能够欣赏和享受到的美,将会在数量上无限增加,并在质量上有所提高和升华。正因为这样,所以人类一方面不断地创造美, 另方面又不断地研究美。研究不是欣赏,但却有助于欣赏。因此, 我们不仅要读小说, 还要读有关小说的评论和研究。
俞汝捷同志喜欢读小说, 他被小说之美迷住了。但他不满足于一般的品赏,浅尝辄止;他要探幽寻胜,探讨小说之美的秘密。我觉得他的探讨是有成绩的, 至少对我来说,是有启发的。我读着他的稿子,跟着他的足迹,愈是读下去,愈是增加了对小说之美的理解, 因而也就多多少少能够欣赏小说之美究竟美在什么地方了。他没有采取一般理论文章那种严格的逻辑思维的方式, 而是侃侃而谈, 娓娓动听。他的文笔清秀而又俊美,想像丰富而又生动,他的分析也比较切合实际。正因为这样, 所以我愿以一个读者的身份, 向读者们推荐这本书。
但是,人生是有限的, 艺术是无涯的,任何一本著作都不可能穷究某一个问题的所有方面。汝捷同志的《小说24美》, 自然也不能例外。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去探讨小说之美,从艺术风格、人物塑造、它所反映的生活画面以及小说这一文学样式的特殊规律等等去探讨。汝捷同志则主要从艺术风格方面去探讨。他在他所探讨的范围内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这就难能可贵了。至于其它的方面,希望汝捷同志和其他有志于此的同志,继续去进行探讨。
(《小说24美》,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7年版。)
赏析 这是蒋孔阳教授为俞汝捷所著《小说24美》所写的“序”。俞汝捷1943年生,是一位青年学者,浙江上虞人,196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曾在武汉爱武中学、区进修学校任语文教员,后任湖北省社科院文研所副研究员。著作有《幻想和寄托的国度——志怪传奇新论》、《文言小说与主体表现》。《小说24美》是他1981年为《青年文学》撰写“小说之美”的系列文章的汇集,他仿古代《诗品》的体式,从古今中外的小说实际出发,归纳出小说24种美的表现形态,以形象的语言侃侃而谈,写成一种现代“小说品”。此书的内容分为四类:第一,侧重于小说整体风格的赏析;第二,从人物性格、语言、气氛、细节、结构以及结尾等方面去探讨小说美的表现;第三,侧重于小说技巧的品评;第四,侧重于现代派小说风格的介绍。蒋孔阳教授的“序”就是针对此书有感而发的。
首先,蒋先生讲文学作品中的美及其作用。“美是形象,而不是概念”;美能带给人“如醉如痴”的“精神上的怡悦和享受”。
其次,蒋先生指出研究美的必要。他认为通过审美享受的“反省和沉思”,作品的美对读者来说,“不仅是直观性的,而且是经过有意识的开掘和咀嚼的;不仅是印象式的,而且能够彻里彻外展示它全部的丰富性和多义性”。读者欣赏和享受到的美,“将会在数量上无限增加,并在质量上有所提高和升华”。
再次,品评《小说24美》之优点。蒋先生认为: (一)此书在内容上对小说之美的探觅是有成绩的。“我读着他的稿子,跟着他的足迹,愈是读下去,愈是增加了对小说之美的理解”;(二)突破了一般理论文章严格的逻辑思维方式,避免了讲义色彩,带有较多的形象性,侃侃而谈,娓娓动人;(三)剖析比较切合实际;(四)文笔清秀俊美,想像丰富生动。
最后,指出《小说24美》之不足。蒋先生认为:此书主要从艺术风格去探讨小说之美,而从小说特性(如人物塑造、对生活美的反映等)方面的探讨稍嫌不足。
总之,“序”文高屋建瓴,亲切平易。既有对审美活动的宏观分析,又有对《小说24美》的具体评述;既指出该书的特点,又对作者提出希望。循循善诱,殷殷切切,充分体现了前辈学者对后学的奖掖和期望之情。
从写作看,“序”文生动活泼,无板滞之气;意蕴深邃,颇有耐读和沉思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