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六国论》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苏辙《六国论》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尝读六国世家2,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3,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4,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5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6。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7,而蔽山东之诸侯8,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9,商鞅用于秦而收魏10,昭王未得韩、魏之心11,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12,而范睢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13,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14,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知厚韩亲魏以摈秦15,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16,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17,背盟败约18,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己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注释】 1三苏都写过《六国论》,但从论点到写法都各不相同。本文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关键在于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秦,以致使秦各个击破,相继灭亡。这在当时是有针对性的。六国:指战国时期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2六国世家:司马迁著《史记》,把记述诸侯的传记称为“世家”,齐、楚、燕、韩、赵、魏这六国在《史记》中都有“世家”。 3山西:即“关西”。战国时称崤山或华山以西为“山西”。 4咎:怪罪。 5势:大势、形势。 6郊:邑外为郊野。周制,离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后泛指城外、野外。与下旬“韩、魏之野”的“野”同义,都是田野、国土的意思。 7塞秦之冲:塞,阻塞,挡往。冲,要冲,军事要道。 8蔽山东之诸侯:蔽,遮挡,隐蔽。山东之诸侯.,指齐、楚、燕、赵四个诸侯国。 9范雎(ju居):战国时魏国人,因受迫害逃到秦国,化名张禄,后为秦昭襄王相,说服昭襄王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使秦国强大起来,征服了韩国。 10商鞅:战国时卫国人,姓公孙,名鞅,又称卫鞅。后入秦,秦封他于商,故名商鞅。商鞅任秦相十年,实行变法,使秦富强起来,征服了魏国。 11昭王:即秦昭襄王(前307—前251在位),名则,又名稷。 12刚、寿:刚,故刚城,今山东省宁阳县。寿,今山东省郓城县。 13委:丢弃,听任。14东诸侯:山东的诸侯,指齐、楚、燕、赵。 15摈:拒斥。 16阴助:暗中帮助。 17埸(yi):边界。《诗·小雅·南山》:“疆埸有瓜。”18背盟败约:即“背败盟约”。背,背弃,败,破坏。



【今译】 我曾经读过《史记》中的六国世家,奇怪当时天下的诸侯,凭着五倍的土地,十倍的人口,决心向西进兵,去攻打崤山以西不过千里大的秦国,却免不了被灭亡。我时常对这个问题深思远虑,认为他们一定会有保全自己的办法。因而不得不责备当时那些执政的谋士,他们对于祸患考虑得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并且不了解天下的的大势啊。

当时秦国同六国争夺天下的地方,并不在齐、楚、燕、赵四国的地区,而是在韩、魏二国的郊野;六国同秦国争夺天下的地方,也不在齐、楚、燕赵四国的地区,也是在韩、魏二国的郊野。秦国对韩、魏二国的存在,好比一个人的腹心有了疾病一样。韩、魏二国挡住了秦国的要道,掩蔽着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所以天下最重要的地方,没有比得上韩、魏二国的了。

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后就收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后就收服了魏国。秦昭王在韩、魏尚未真心降服前,就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二邑,范雎为这事很担忧。那么,秦国忌惮的是什么,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秦国对燕、赵用兵,是秦国最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另一国的国都,燕、赵两国在前面抗击它,韩、魏两国乘机在后面袭击它,这在军事上是危险的做法。然而秦国在攻打燕国赵国的时候,不曾有韩、魏两国从后面袭击的忧患,那是因为韩、魏二国归附了秦国的缘故。韩、魏两国是其它诸侯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在它们中间随便出入,这难道能说他们懂得天下形势吗?抛弃小小的韩国和魏国,让它们去抵挡虎狼一样强暴的秦国,它们怎么能够不折转身去投入秦国的怀抱呢?韩国和魏国折转身投入秦国的怀抱,然后秦国的军队就可以通过韩、魏两国到达崤山以东的各国,从而使天下各国普遍地遭受它的灾祸了。

韩、魏两国不能独自抵挡秦国,但是天下的诸侯各国却想依靠它们来挡住来自西方的侵略,所以不如团结亲近韩国和魏国来排斥秦国。秦国人不敢越过韩、魏二国窥伺齐、楚、燕、赵,齐、楚、燕、赵也就可保全自身了。如果拿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去帮助面对敌人的韩、魏两国,使韩、魏两国没有来自东面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为天下挺身而出,去抵挡秦国的军队。用两个国家的兵力去对付秦国,其余四个国家得以休养生息,来暗中援助两个国家的急需。假如能够这样,就可以长期地对付秦国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办法呢?不知道用这样的谋略,却各自贪图边界上尺寸土地的小利,违背盟约,撕毁协定,竟然自相屠杀。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而天下各国却已经自我消耗得疲惫不堪了,以至使得秦国人能够利用这个机会,来分别夺取这些国家,这不是很可悲的吗?



【集评】 茅坤《三苏文百家评林》卷13评:“笔顺气雄,如大鹏鼓翼,天风迅发,一息万里,信文人之巨手也。”

“诚为至论,然同母兄弟三、五人鲜不中猜而江者,况合异姓之国使为一心,诚未易能也。”“子由之文,其奇崛处不如父,其雄伟处不如兄,而其疏宕袅娜处,亦自有一片烟波,似非诸家所及。予尝同荆川论文,荆川绝爱其文。然而间读君术臣事民政及古史等,诚绝作也。”

《三苏文百家评林》卷15: "颍滨君术臣事民政诸策,皆自出机杼,别立风骨,成一家之文。或空引,或援古,或直叙,或曲说;或使事而不为事使,或似使事而不使事,或似不使事而使事;或一篇不离一字,或一字散落一篇,意到笔随,各臻其妙。举业家宜手录之而揭之壁间,或佩之肘后,绎其义而深入其机,必有超悟玄解之处。”

“子由诸策引首处,皆以空虚淡宕之辞,含有余不尽之意。字字袅娜,读之使人洒洒洋洋,不觉两肘生风。”

浦起龙《古文眉铨》卷70:“世人读苏秦说六国文,往往模糊不得其要领,自次公揭醒,大势了然。篇体虚实陪正,备具天巧。”

“势字虚喝,揭出韩魏”

“本为六国计,却就秦立说,从对面证出要害,文章活法。”

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栾城全集录》:“老泉论六国之弊在赂秦,盖借以规宋也,故其言激切而淋漓。颍滨论天下之势在韩魏,直设身处地为六国谋矣,故其言笃实而明著,两作未易议优劣也。”

沈德潜《唐宋八大家文》卷25:“厚韩魏以摈秦,此即苏秦说赵之说也。子由窥破此旨而畅言之,觉天下大势,确不可易。老泉论其弊,子由论其势。”

吴楚材的《古文观止》卷11:“是论只在不知天下之势一句。苏秦之说六国,意正如此。当时六国之策,万万无出于亲韩魏者。计不出此,而自相屠灭。六国之愚,何至于斯。读之可发一笑。”



【总案】 所谓“六国论”就是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三苏都写过《六国论》,从论点到笔法都各不相同,然而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为了针砭时政,借古喻今。苏洵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弊在赂秦”,旨在抨击北宋王朝对外屈辱纳银的外交政策;苏轼论六国则抓住“养士”这一点加以阐发,目的在于批评北宋王朝轻视文化,轻视知识分子的国内政策;苏辙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是不明“天下之势”所改,暗喻北宋王朝对外投降妥协,只求苟且偏安的现实。苏辙在《历代论引》中曾说:“父兄之学,皆以古今成败得失为议论之要。”苏辙自己何尝不是如此,他的诸多民政策论,也多是议论“古今成败得失”的。三苏父子的写作目的,苏辙在《历代论引》中也说的很清楚,是为了“施之人”、“以其所知著之翰墨,使人间有闻。”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写作内容必然要以古喻今,针砭时弊,而苏辙的《六国论》正是这样一篇“有为而作”的史论。

全文共四段。首段以读史入手,开宗明义,提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是“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所致。文章的这一中心论点,是作者读了六国世家,深思远虑,总结了六国相继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出的。这一论点也是总括全篇,贯穿全文的主旨。文章第二段概括地论述了当时七国的形势。指出韩魏两国是秦与诸侯争天下的关键所在。作者还用形象的比喻,强调了两国的重要作用。第三段对其重要性进一步加以阐述,并以历史事实为依据,指出诸侯各国不知天下之势,失去韩魏这个屏障,“而使天下受其祸”的严重恶果。第四段,作者从为六国设计的角度进行论述,对六国相继灭亡的命运,发出长长的悲叹。这悲叹是对六国不知天下之势的惋惜,也是对北宋王朝的讽谕。

本文立意高远,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借批评齐、楚、燕、赵等国不明天下之势,因而破灭的历史,讽刺了北宋王朝不思积极抗击北方契丹、西夏的威胁侵略,却一味纳银输帛、妥协投降,以求苟且偷安的现实。

从表现手法上看,此文结构严谨,逻辑严密。作者先以“天下之势”统领全篇,进而指出天下之势的关键在于韩魏,接着具体论述六国由于不知天下之势,终于招致灭国之祸,反复论证,步步深入,有很强的说服力。浦起龙《古文眉铨》卷70中说:“世人读苏秦说六国文,往往模糊不得其要领,自次公揭醒,大势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