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熙《磷说》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柔兆困敦之岁1,朔骑压境2,所过杀掠,数十里无人烟。
明年秋,予舟夜过北塘。半醒睡。一奴坐舟尾曰:“何怪也?”予瞪目视,月火青青,什什伍伍3,已而散漫阡陌,弥千亘万4,直际林麓。予曰:“异载:此磷火也。《释文》谓5: ‘人马之血,积而有光’,其信然欤?!”奴熟视浸玩6,脱草屩招之7,冉冉近舟次。复麾使去8,渐远渐稀。
予抚舷叹曰:“阳乌西徂9,万目如漆10:彼冯长幽昏11,以恣弄光怪,何独磷也?然怜不能近远人12,而近远之者人也。晋温峤然犀牛渚13,海族百怪不能遁其形,若有呼者曰:‘于君幽明道远14,何意相照?’世未为无怪也。孔氏不语怪15,道其常而已矣。故人失人之常,鬼行其怪;中国失中国之常,夷行其怪16。怪且不可言,而况招之以自近也哉?!”
【注释】 1柔兆困敦之岁:我国自殷代以来相沿用天干地支纪年法,十干(天干)叫作“岁阳”,十二支(地支)叫作“岁阴”。《尔雅·释天》“岁阳”云:“太岁……在丙曰柔兆……”;《尔雅·释天》“岁阴”云:“太岁……在子曰困敦……”由此可知,柔兆困敦之岁即为丙子年,即宋恭帝赵显德佑二年(1276)。这一年,元军攻下潭州(长沙),兵临南宋临时首都临安的城下,宋朝皇帝上表求降,元军俘虏宋帝北去。 2朔骑:朔,北方:朔骑即北骑,此处指元军。 3什什伍伍:众多错杂之意。 4弥:遍,满。亘(gen):犹言“竟”、“终”。弥千亘万,即形容千上万,多得不计其数。 5《释文》:指唐代学者陆德明所著《经典释文》。 6奴熟视浸玩:奴,仆人。熟视,注目细看。浸,愈益,更加。 7屩(jui噘):草鞋。《释名·释衣服》:“屩,草履也……出行著之,屩屩,轻便,因此为名也。”8麾(hui挥):通“挥”。 9阳乌西徂:阳乌,太阳。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名。徂(cu)过去,逝。 10万目如漆:意即太阳西去了。一片黑暗之意。 11冯:通“凭”。凭借,依靠。 12怜(1ian帘):机灵。远人:远方的人,指外族人。《周礼·春官·大司乐》:“以安宾客,以说(悦)远人。”此处引申为指非同类。 13晋温峤然犀牛渚:然:同“燃”。渚(zhu主):水中的小块陆地。相传晋时温峤夜过长江边上的牛渚矶,这里水势深险,过去听人说下有怪异,温峤就点燃犀牛角,用发出的火光向下探照,见水底异物众多,往来不息,十分惊异。夜里,他梦见黑衣人质问他:“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耶?” 14幽明:指生与死;阴间与阳间。 15孔氏不语怪:出自《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16夷:中国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有时也用以泛称四方的少数民族,此处指元人。
【今译】 宋恭帝德佑二年,元军大举南下进犯,所到之处大肆烧杀抢掠,尸横遍野,数十里之内不见人烟。
第二年秋天,我乘船夜过北塘。正在似睡非睡之际,只听得坐在船尾的仆人大声惊呼怪事,于是我急忙睁大眼睛向夜空望去,只见空中飘浮着青色磷火,错杂繁多,不计其数,时散时聚,一直延绵到山麓。我想了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就说:“这怪东西是磷火。唐代学者陆德明在其所著的《经典释文》上说: ‘人马之血积聚在一起会发出磷光’,他的话看来还真可信的啊?!”仆人听后知道了是这么一回事也就不再惊讶和害怕了,注目细看着磷火,以至后来还脱下草鞋来戏狎磷火,招引它,它就慢慢靠近船来,挥手驱赶它,它就渐渐向远处离去,直至消失。
我用手抚摸着船沿慨叹说:“太阳西逝了,一片黑暗,凭借着黑夜逞显妖异光芒的哪里是仅仅只有磷火呢?然而它们非常机灵,非同类的外族不能接近它们,而能接近非同类外族的只有人的磷火。晋代的温峤当年夜过长江边上水势深险的牛渚矶,点燃了犀牛角向下探照,水下的各种鬼怪都没法隐藏它们的原形,于是乎好像听到有声音叫喊说:‘我们与君阴间离得那么远,你为什么照我们?’看来世界上并不是没有鬼怪,只是孔子不肯说鬼怪一类事情,只说平常的一类事罢了。因此,如果人世间失去了正常,那末鬼魅就要逞妖弄怪;中国国家失去了正常,那夷狄也就要逞妖弄怪。对这些鬼怪说尚且都不能去说,怎么还好让他靠近自己呢?!”
【总案】 本文体属以记带议、记议并重之文。由于作此文时,正值南宋即将覆亡之际,故不论是记还是议,作者均有一个明确的主旨,即揭露、谴责元统治的凶残,抒发自己的哀国伤时之慨。磷火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以往写过磷火的不乏其人,而作者却独独将磷火与“朔骑压境,所过杀掠,数十里无人烟”,“‘人马之血,积而有光’”,联系在一起,从而使“磷火”这种自然现象变成了对元统治者暴行的最生动有力的控诉,变成了作者表达“中国失中国之常,则夷行其怪”的沉痛感情的形象工具。作者的这一托物言志、以事抒情的写作手法无疑是相当巧妙的。文章尽管仅寥寥三百字,但写事娓娓有序,条理清晰,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写人则形态、神情、举止、语言乃至心理活动和细节都栩栩如生,充分显示出作者文笔功力之深厚。作者深信世间确有鬼怪,这显然是不足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