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宋清诗词·隋唐诗歌·杜牧·山行》鉴赏

《隋唐五代宋清诗词·隋唐诗歌·杜牧·山行》鉴赏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它被收录在宋人所辑编的《樊川外集》中。

它所写的是“山行”途中所见的“寒山秋色”,是一首赞美秋光、红叶的明快清新的七绝。杜牧有若干摹秋之诗:有写“爽秋”的,有写“赏秋”的,也有写“悲秋”的,而这首却是写“艳秋”的名作。



* * * *



对这首家晓户喻的名诗,不须作一般的串讲,却要对其中若干疑难的词和警策之字进行必要的诠释。

一、疑难之词
——远上、寒山、霜叶、坐:

远上——是说山势的深远、高峻。远,因山深而显得遥远;上,山高而直上云天。

寒山——并非“冰山”、“雪山”,而是秋山之寒意和秋山景色融为一体给人的感觉:寒山、寒林、寒空等等的综合体。

霜叶——不是“带霜之叶”,而是“经霜之叶”,即红叶。

坐——不能作坐立的“坐”解,而应作“因为”解。如成语:坐(因)此失彼;乐府诗:“但坐观罗敷”(《陌上桑》)等,它们都是把动词作介词用。

二、警策之字
——也有四字:斜、生、晚、红:

这四个字,看来并不生疏,但它在此却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值得细细体味。

斜——这不仅具有“倾斜”的一般含义,在此还有二层意思:一是说明山势陡峭,石径(不是土径、沙径)绕山崖而行,像“斜挂”着似的;二是,暗示石径盘曲,因为依山辟路,由路见山。

就是通过这“斜”字,把山深、山高、山寒等等秋山景况,作了集中的体现。

生——这个“生”字用在此处,除了一般的“山林最深处,白云层生”的意思之外,还有更深的一层用意,使人感到:既有飘浮缭绕的动态,又有滋长不息的生机。故而诗人在此不用“深”而用“生”,其匠意即在此。

晚——这个“晚”字,其含义是多方面的,在此至少有这样三层意思:

首先,当然是指留恋秋山红叶而致天晚。这是字面上的意思。

其次,仿佛看到了秋山晚景:晚霞与枫林相映;暮霭与寒山共色。这是引申的意思。

再次,还可联想到一个故事。即:由“停车赏枫”到“驻马观碑”——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有天路经一处,见到路边有晋人索靖将军的一块石碑,先是驻马观看,越看越爱,驻马而观不能满足,于是宿于碑下,赏鉴摩挲三日三夜方去。

这个欧阳询“驻马观脾”故事同杜牧“停车赏枫”不完全一样,但从他们那个“喜爱劲”来看,不无相似之处。何况,文学作品本身就允许读者,不,是有意启迪人们去发挥想象和联想的。可见,《山行》作者由“晚”想到“观碑”,也是情理之中。

红——这是全诗的焦点,是这首诗成败的关键词,正所谓“诗眼”之所在。全诗在末尾嵌入这个“红”字,足见诗人匠心独运,最显手段。为什么呢?这是因为:

第一、此诗虽只有二十八个字,然而真要着力表现的只有四个字:秋山枫叶。除此之外,其余均是陪衬的:山岭是背景;白云、人家是衬托;枫林(不是枫叶)虽是主体,但还不是“龙睛”,而这个“红”字,才是《山行》全诗之“睛”。用了它,才起了“画龙点睛”之效。

第二、它突破惯常的写法,不用常人咏枫之笔。(如说“一声南雁已先红”;又说“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等等),而着力于既能状摹外观,又能体现内质的一个字词上,即“红”字。这样,就使枫叶的一般气质与春花联系起来,且给予丰富的感情内容,不仅看到枫叶色彩上、性格上的特色(如比春花更红、比春花更耐看和比春花更精神等),而且很容易让人引起若干生活上的联想。就是这个“红”字,使这句诗成为千百年来为人乐于称引的警句,且使全诗的境界升华,超凡入化。



* * * *



以上若干警策之辞的详释,使人寻得许多美学上的体悟,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文学作品常常是“形象大于思维”的,一个“霜叶红于二月花”句,不只是让全诗意境开朗,而深婉有致,令秋色富有生命力,而且还为“摹秋”之诗开创了一个“艳秋”的新境界。它的更大价值还在于:它富有丰富的生活、思想内容,让人读了产生许多许多的联想。比如:陈毅的《题西山红叶》,就赋予“红叶”以革命品质,且具有哲理性;茅盾还用“霜叶红于二月花”为题,写了一大部长篇小说;还有其他受其启迪而写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