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两宋词·周邦彦·满江红》周邦彦
周邦彦
昼日移阴①,揽衣起、春帷睡足。临宝鉴,绿云撩乱②,未忺妆束③。蝶粉蜂黄都褪了④,枕痕一线红生玉⑤。背画阑、脉脉尽无言,寻棋局⑥。
重会面,犹未卜。无限事,萦心曲⑦。想秦筝依旧⑧,尚鸣金屋。芳草连天迷远望,宝香熏被成孤宿⑨。最苦是、蝴蝶满园飞,无心扑。
注释 ①阴:日影。②宝鉴:宝镜,镜子的美称。绿云:比喻女子乌黑光亮的头发。③忺(xiān):高兴,适合心意。④蝶粉蜂黄:宫中时妆,面粉额黄。出自唐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诗:“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⑤红生玉:形容皮肤白里透红,而且有光泽。⑥棋局:即棋盘。此处化用晋《子夜歌四十二首》:“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空有棋局,没有棋子,谐音“无期”。⑦萦心曲:出自魏高孝纬《空城雀》:“日暮萦心曲,横琴聊自奖。”⑧秦筝:古秦地的一种弦乐器,相传为秦蒙恬所制造。另《因话录》中有:“秦人鼓瑟,兄弟争之,破而两。筝之名自此始。”⑨宝香:名贵的香料。
花容玉貌图 【清】 任颐 南京博物院藏
鉴赏 该词创作背景无可考。根据词作内容来看,抒写的是男女别离之情,主要写女方的思念之情,语言绵丽典雅,调子低沉,凄婉缠绵。
上阕写面对别离之时,佳人愁眉不展,情意缱绻。首句“昼日移阴”点明时间,而这随昼日移动的光影,也营造出一种暖昧虚幻的氛围。女主人公披衣起床,从“春帷睡足”可想象其睡眼惺忪的样子。而醒来之后,马上想起分别的爱人,心情立时低落下去。“临宝鉴,绿云撩乱,未忺妆束。”女主人公对照珠宝镶嵌的明镜,满头如云的乌黑秀发散乱蓬松,但却毫无心思去梳洗打扮。词人并不直接描写其苦闷的样子或想法,而是借行动来表达蕴藏于其中的无限哀愁。下两句“蝶粉蜂黄都褪了,枕痕一线红生玉”,看似未写离别之情,但却暗藏独特用意。这两句字面是写女主人公对照宝鉴,见妆容业已黯淡,而枕沿却在其娇嫩的肌肤上留下了痕迹。若作进一步理解,“蝶粉蜂黄”则是暗指两人相聚的欢乐与深切的情意,而如今随着爱人的离去,这种幸福的光彩也已然褪去;“枕痕一线”则是对爱人的相思之情,恰如这留在肌肤上久久不褪的枕痕般刻骨铭心。此二句虽有昵狎冶荡之嫌,但用意新巧,自有其可取之处。而面对镜中孤单的自己,女主人公愁难自已,遂起身步至室外,倚靠着栏杆,纵有千般情思,也寄于这无言的沉默之中,只是眼看着两人曾用来对弈为乐的棋盘,如今上面已没有一枚棋子。无棋,谐音“无期”,大概爱人的归日也是遥遥无期了。上阕虽写离情,但移情于物,以曲妙之笔抒尽离别之惆怅,铺叙巧妙,虽选词择句脂粉气甚重,但也不失为写男女相思之情的精妙之笔。
下阕追忆往日之乐,写分别后的孤单寂寞,更是情深意切,楚楚动人,意境与语言较上阕稍显清朗。首句“重会面,犹未卜”,首先呼应上阕句末“寻棋局”所化用的诗句之意,同时以直接的慨叹将词作情感带人更深的哀愁之中。想起两个人的美好往事,女主人公更是被缠撩得心痛欲绝。而这“无限事”则在下文中一一铺陈开来:两人曾经一起抚弄弹奏的秦筝如今依然还在,那悠扬的琴声似乎还在这屋里回响,萦绕不去;而用“宝香”熏过的被子如今也失去了两个人的温暖,只留女主人公夜晚独卧。今昔的对比使得离别之怨愁更为深刻,一句“芳草连天迷远望”更将视线拉出了闺房以外,打破了略嫌拘束沉闷的视觉结构,使词作的意境更为开阔深远。而最末一句,则是全篇最为出彩之处:女主人公被相思折磨得毫无平日的闲情雅致,即使是面对这满园纷飞的蝴蝶,满眼撩人的春色,也都提不起一点玩耍的兴致。前面写秦筝,写宝香熏被,以抒离愁之情,但都显得典雅有余,深刻不足。恰是这最寻常的一件小事,能引起更多读者的共鸣,而这种愁情之妙即在于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高景行)
链接 蜂黄。即额黄,是一种我国妇女的古老美容妆饰,也称“鹅黄”“鸦黄”“约黄”“贴黄”,因为是以黄色颜料染画于额间,故有此名。古代妇女额部涂黄的风习,大约同花钿一样,起源于南北朝或更早些。更可能与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有关。当时全国大兴寺院,塑佛身、开石窟蔚然成风。妇女们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也将自己的额头染成黄色,久之便形成了染额黄的风习。据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记载:“张芸叟《使辽录》云:‘胡妇以黄物涂面如金,谓之佛妆。’”看起来这种美容方法起源于胡妇。南北朝至唐时,妇女爱在额间涂以黄色,作为点缀。因黄颜色厚积额间,状如小山,故亦称“额山”。唐时又有一种专蘸鸦黄色的,称为“鸦黄”。南朝梁简文帝《戏赠丽人》诗:“同安鬟里拔,异作额间黄。”唐李商隐《蝶》诗:“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唐温庭筠《照影曲》:“黄印额山轻为尘,翠鳞红稚俱含嚬。”唐虞世南《应诏嘲司花女》诗:“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亸袖太憨生。”据文献记载,妇女额部涂黄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为染画,一种为粘贴。染画是用毛笔蘸黄色染画在额上。其具体染画方法又分两种:一种为平涂法(额部全涂),如唐裴虔馀《咏篙水溅妓衣》诗描述“满额鹅黄金缕衣”。一种为半涂法,在额部涂一半,或上或下,然后以清水过渡,由深而浅,呈晕染之状。北周庚信《舞媚娘》诗“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南梁江洪《咏歌姬》诗“薄鬓约徽黄,轻细淡铅脸”,都是指这种涂法。粘贴法较染画法容易,这种额黄是用黄色材料剪制成薄片状饰物,使用时以胶水粘贴于额上即可。由于可剪成星、月、花、鸟等形,故又称“花黄”。南朝陈徐陵《奉和咏舞》诗“举袖拂花黄”,北朝《木兰辞》“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唐崔液《踏歌词》“翡翠帖花黄”等,都指的是这种饰物。严格说来,它已脱离了染额黄的范围,更多地接近花钿的妆饰。
创于晚唐而盛于两宋的大足石刻。在四川省大足县城周围的崖壁上,分布着五万多躯唐宋时期的佛、道、儒三教摩崖造像,这就是俗称的“大足石刻”。大足石刻创于晚唐而盛于两宋,造像以佛教为主,规模宏伟,艺术精湛,内容丰富,是中国石窟的重要代表之一。在四十余处石刻遗存中,尤以北山、宝顶山的石窟摩崖造像为最集中。其中规模最大的当数北山的佛湾造像,在500米长的崖壁上,共有264个窟龛,窟中的佛像始建于唐景福元年(892),经五代至南宋绍兴年间,历时两百余年建成。其中宋代的造像人物具有写实手法,造型端庄丰满,个性鲜明,体态匀称健美,衣饰华丽典雅,造像的题材丰富,还出现了弥勒下生经变、地狱变、观经变等经变雕刻。宝顶山的大佛湾造像的,形像生动真实,更接近现实人的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题材以佛教密宗为主,而且这些造像,糅合了密宗、禅宗以及儒家孝道等各种思想,是研究雕刻史和宗教思想史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