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夜捣衣》翻译|原文|思想感情|赏析|评点

宋词鉴赏·《夜捣衣》

收锦字,下鸳机,净拂床砧夜捣衣。马上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归。

【注释】 ①夜捣衣:本篇及以下《杵声齐》、《夜如年》、《剪征袍》、《望书归》、《边土候远》等篇,词调为《捣练子》,“夜捣衣”等是作者根据文义改题的新名。五首为组词,皆自残宋本《东山词》卷上抄出。捣衣,明·杨慎《升庵诗话》卷十二:“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春米然。……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图》,其制如此。”古代一般纺织品的质地较粗硬,须用木杵在石砧上反复锤捣,使之柔软,方可制作和穿着。②“收锦字”二句:唐·李商隐《即日》诗:“几家缘锦字,含泪坐鸳机。”锦字,《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前秦)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鸳机,织机的藻饰辞。床砧:捣衣用的大石板。③马上少年:指从军的年轻夫婿。马上,戎马背上。《史记·陆贾列传》:“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健否:健在么?存问之辞。唐·薛调《无双传》载刘无双因苍头塞鸿问王仙客近况曰:“郎健否?”“过瓜”句:《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请代,弗许。”《史记·齐太公世家》南朝宋·裴骃《集解》引汉·服虔曰:“瓜时,七月。”雁南归,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按本句隐喻征人未归,可参看唐·李元纮《绿墀怨》诗:“别君如昨日,青海雁频过。”温庭筠《定西番》词:“雁来人不来。”

【译文】 收了锦字下织机,擦净石板夜捣衣。郎君远戍健在不?役期已过雁南归。

【总案】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大一统诸王朝中最孱弱的一个,开国伊始,就不断受到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侵扰(先是北方的辽,后来是西北方的夏),因此,经朝廷征发,远离家乡、亲人而驻守北陲的戍卒为数甚众。他们既时刻面临着战争和死亡的威胁,又得不到封建统治者的爱恤,亲人对他们的牵肠挂肚的担忧和思念,遂成为极普遍的社会现象。贺铸的《捣练子》组词,即摹拟思妇的口吻,通过对其劳动场景的生动描写,对其心理活动的传神刻划,成功地表现了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组词共六首,第一首残缺未选,这是第二首。其哀婉的笔调之下,实潜藏着对于封建统治者的讽谴:“瓜时”已过,惟见大雁南归,不见征夫北返。思妇还得捣衣寄远,良人仍须在塞上过冬,朝廷之言而无信,任意延长役期的行径,岂不昭然若揭?妙在词中只说雁归,却将那“人不归”的正题留给读者去想,含毫不尽,味乃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