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组《蓦山溪》翻译|原文|思想感情|赏析|评点

宋词鉴赏·《蓦山溪》

洗妆真态,不在铅华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小院,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月边疏影,梦到销魂处。结子欲黄时,又须著、廉纤细雨。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销瘦却,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注释】 ①铅华:脂粉。御:施用。曹植《洛神赋》:“芳色无加,铅华不御。”王安石《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其一:“不御铅华知国色。”苏轼《再和扬公济梅花十绝》:“洗尽铅华见雪肌,要将真色斗生枝。” ②“竹外”句:用苏轼《和秦太虚梅花》“竹外一枝斜更好”句。③“想佳人”句:语本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簿,日暮倚修竹。”此以佳人比梅。④疏影: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⑤销魂:伤心至极,魂离肉体。苏轼《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昔年梅花曾断魂。” ⑥“结子”句:江南梅子黄熟时,多连阴雨。杜甫《梅雨》:“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贺铸《青玉案》:“梅子黄时雨。” ⑦孤芳:独异的香花,此指梅花的品格孤傲高洁。⑧有情:有情者,此指能理解梅花的人。⑨东阳:指梁朝曾任东阳太守的沈约。沈约曾致书友人徐勉,诉说自己身体多病,日渐消瘦。见《梁书·沈约传》。后世遂以沈约瘦用作形容瘦弱之典。李商隐《寄裴衡》:“沈约只能瘦。”此处作者自比沈约。

【译文】 自然本色的清容芳姿,不用除脂抹粉妆扮风流。竹边一枝梅花横斜,如品行高洁的丽人在那寒冬的傍晚独自倚竹发愁。幽居在小小的黄昏庭院里,何处能保留住他的清香,细细的寒风把它吹散,皑皑的白雪又把它覆盖,更何况又是在江边路头。

见到月光下萧疏斑驳的梅影,正是我梦中最悲伤的时候。梅子将黄时,又该遇上丝丝小雨打湿帘幕窗牖。梅花一生清高绝俗,让知心人难解忧愁。我近来日渐消瘦如沈约,请问梅花你可知否?

【集评】 明·杨慎:“曹元宠梅词:‘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用东坡‘竹外一枝斜更好’之句也。徽宗时禁苏学,元宠又近幸之臣,而暗用苏句,其所谓掩耳盗铃者。噫,奸臣丑正恶直,徒为劳耳”(《词品》卷二)。

又:“曹元宠梅词:‘竹外一枝斜……何况江头路。’甚工,而结句落韵殊不强人意,曹盖富于才而贫于学也。”(同上)。

明·李攀龙:“白玉为骨冰为魂,耿耿独与参黄昏,(按此二句出自苏轼《再用前韵》咏梅),其国色天香,方之佳人、幽趣何如”(《草堂诗馀隽》)。

明·沈际飞:“微思远致,愧黏题装饰者,结句自清隽脱俗”(《草堂诗馀正集》)。

清·王奕清等:“曹组咏梅词,皆有佳句。其《蓦山溪》云:‘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用东坡‘竹外一枝斜更好句,可谓入神”( 《历代诗馀》卷一百十六)。

清·黄苏:“此词佳句不在‘一枝斜’句,佳在前后段跳脱处,情景交融,语多隽永耳。前段言梅不御铅华,如佳人亦安于寂寞院落也。人尚不自见。况风雨江头,谁知其清香乎?次阕言不独花开冷淡,即结子欲黄,尚多如尘之雨。盖伊一生,惟供人之有情者,见而生愁,今我亦瘦如东阳,花知之乎?语语超隽,自是一篇拔俗文字”(《蓼园词选》)。

近代·俞陛云:“咏梅之词夥矣。此调佳处,在不用侔色揣称及譬喻衬托,而纯在空处提笔描写,梅花品格之清高与赏梅者情怀之伊郁,于上、下阕后数句见之。结句沈腰瘦尽,惟有花知,而故以问作结,具见词笔之生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总案】 此词咏梅,重在表现梅花清香之品与孤独之魂。梅花国色天香,“真态”自然,不以华丽的外表取悦于人,而以内在的芳香、孤高的标格傲然独立于芳苑。作者从不同的时空环境中多角度地展现梅花的“孤芳”:黄昏小院,江头幽径,梅花独放清香而无人理解;更有风雪,阴雨的摧残,梅花何其孤独!梅花孤高的个性与孤独的命运让人联想到人世间耿介之士的命运。作者正是从梅与人具有相同品性命运这一契合点上来把梅花比拟作佳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