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盖三分图,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大历元年,头发变白的杜甫漂泊到夔州。这里最能牵动诗人的心肠、令他时时不得平静的,大约无过于三国刘蜀政权君臣所留下的遗迹旧址及有关的文化材料(如记载、传说、祭祠等),为此,诗人写下了大量的作品,《八阵图》即是其中之一。这首诗历来被视为杜诗名篇,但对它的理解也历来意见不一。仅就最后一句而言,仇兆鳌归结出四种说法:以不能灭吴为恨;以先主之征吴为恨;不能制主上东行而自以为恨;以不能用阵法而致吞吴失师为恨(《杜诗详注》卷十五),看来“遗恨”是全诗的关键。现在还是从全诗说起。
八阵图是诸葛亮一生军事才能杰作之一。据载其址在永安宫南一里渚下平碛上,聚细石为之,大概因其用八卦之理而得名。夏天阵图为江水淹没,但冬天水退后又依然如故。因此,杜甫咏八阵图实际就是在咏诸葛亮。诗的大意是说:诸葛亮的功绩大概就在于成三分天下之势,八阵图因为诸葛亮而更有名同时它也使他更加享誉古今。江水奔腾不歇而阵石却依然不动,诸葛亮可能还在为吞并吴国之失而抱恨九泉。全诗表达的是一种沉重的历史和人生的遗憾之情及无奈之感。首句用一“盖”字,表明并非定论,也许并不是杜甫内心真正的评定。在杜甫的心目中,诸葛亮的形象是极其高大而光辉的。依孔明的才能品德所当成就的功业,远不是“三分国”所能尽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在评论孔明时,只能称道他的“三分国”;八阵图固然有名,人们一看到它就难免要对孔明赞叹一番,但八阵图对孔明来说又算什么呢?更何况它最终并没能帮助孔明实现其理想。江水奔流,阵石依旧,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这位历史伟人的人生“遗恨”。是的,孔明的遗恨实在不止于一端。参照杜甫其他作品,我以为此诗中的“遗恨”起码应该有如下含义:以孔明之德才,为王佐成就一统天下尚绰绰有余(所谓“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是也。),其实孔明何尝不欲成就王霸之业?无奈“运移汉祚终难复”,不得已而退守“三分”之志,时运不济,乃为仁人志士之最大遗恨,此其一;刘蜀君臣,原有据蜀望吴进而一统天下之意,但最终反为吴所败,刘备愤懑而死,“三分”之势也不能守,此为诸葛亮又一遗恨也,此其二;诸葛亮为刘蜀鞠躬尽瘁,但是君臣之间并非尽如人意。刘备先是擅自征吴(依东坡说),后又托孤嘱之以“不才自取”,至使孔明以“死而后已”相许。无论就国势还是人事上说,孔明都有“知其不可而为之”之意,“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襟”,此又一遗恨也,此其三;以孔明之才志,盛年不能成其大业,晚岁不能归隐南阳(“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终于死于军旅,此又一遗恨也,此其四;杜甫不仅以孔明为楷模,而且以王佐之才自许。如今人老头白,眼见江流不息,人事如此,于是满怀怅恨,见于诗中,此其五。而所有这些,又都是古代大志大才之士生不逢时,遇不得人,最后是蹉跎抑郁终生,到晚年反顾从前,一切都成为过去……的共同“遗恨”,这正是本诗感人力量的关键所在。
这首诗融凭吊古迹与咏史抒怀为一体,看去是写古迹,实际是写人,在写人中寄托自己的认识、评价、怀抱和人生感慨。因此,浮现在读者眼前的,与其说是满怀遗恨的诸葛亮形象,倒不如说是怀才不遇一生坎坷的晚年的杜甫形象,或者说这两个形象已经有机地叠映在一起,不分彼此了。诗人以“三分国”、“八阵图”、“江流”“石”、“吞吴”等形象入诗,使得作品不仅气象开阔,声势宏伟,激情壮烈,而且具有足够的历史感和空间感,令人读后久久不能平静。